右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山脉南北绵延约为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15.L段(①、②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2009届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题(九)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左图我国某区域图和右图该河流山西段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左图P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2)左图中河流初冬和早春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
并简述其发生过程:
(3)分析左图中鄂尔多斯内流区的形成原因(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回答):
(4)左图所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指出左图中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种环境问题,并就其中一种环境问题分析原因。
问题:
原因:
资料:右图流域中,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叫碛口。在繁华时期,每日有几百只船、筏往来停泊在碛口的码头。数以千计的骆驼、骡马驻足碛口镇,大批西北出产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货物沿黄河而下,源源不断运至碛口,仅麻油一项,每天就卸几万斤。然后,再用骡马、骆驼运到太原、晋中、北京、天津、汉口等地。其时,省内外流传着两句谣谚:“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形容碛口往来货物的吞吐量之大,又说“碛口待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骡马、骆驼回程时,再驮上棉花、绸缎、茶叶、火柴等日用品,经碛口转销到黄河上游的大西北和内蒙古。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了南北。
(5)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碛,水渚有石者”。
下列对碛口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河流拐弯处 B.河流交汇处 C.激流浅滩处 D.河口位置
(6)简述碛口镇的形成。
(利用地转偏向原理说明石滩、浅滩的成因及其对航运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国人口约3000万,是世界矿产出口大国,制造业规模不大,交通设施较好。2011年我国成为该国第一大出口国,两国贸易日益频繁。下侧右图为该国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该国降水空间分布图
材料三 上侧右图中乙地分水岭东西坡植被垂直变化图。(图中B为山地草原,D为高山草而,G为热带雨林,H为针阔混交林)。
(1)说明该国沿50S降水分布的总趋势及成因。(12分)
(2)简述该国矿产开发的不利条件并说出为改善其中某不利条件
需要修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0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