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梅州大埔县实验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有关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
(1)日、韩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产业转移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意义?(6分)
(3)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在环境方面注意哪些问题?(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某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至⑤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
(2)A、B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 ,气温较高的是 。
(3)用箭头画出图中热力环流。
(4)若A、B两地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 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图中①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D.图中③只改变风速大小,不改变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耀斑爆发
B.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C.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色球层的黑子
D. 太阳活动剧烈时会造成强烈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山大附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60年前,大批复员军人、归国华侨、知识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海南岛,和当地农民一起开荒拓土,种植橡胶。60年后的今天,海南岛已经拥有26.7万多公顷橡胶园,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材料二:橡胶树是一种喜欢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典型热带乔木,天然橡胶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分析海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气候方面的优势和制约因素。(6分)
新疆特色哈密瓜已在海南成功种植,分析海南哈密瓜得以成功种植的主要原因及其最佳上市时间。(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2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4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台湾岛
2.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提早 B.先提早后推迟
C.推迟 D.先推迟后提早
3.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进行地理观测。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 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北流向西南
C.南流向北 D.西南流向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