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度国家地理示意图,据图分析:
(1)地质上属________板块,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北缘________山至今还在抬升的原因是________。
(2)气候上A区属________类型。成因是________。B区夏季发育________气压,形成沙漠的原因是________。C区形成世界降雨最多是由于________所致。
(3)印度是农业生产大国,精食产量居世界第________位。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还需大量进口粮食的原因是________。农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
(4)工业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经过长期努,在民族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上已有所前进。工业兴起的资源条件是________。
(5)人口超亿,居世界第一位,人种主要是________。二战前人口迁移流向主要到________和________。曾作为________国殖民地,形成了________棉纺织工业及棉花输出港;________成为黄麻制品输出港。
(1)印度洋板块(一级)中的次级板块——印度板块,喜马拉雅,亚欧板块和印度块水平运动相互碰撞、挤压。 (2)热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印底低气压,夏季风(西南风)吹不到,历史上植被破坏,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来,大量的湿润空气遇山地爬升产生大量地形雨。 (3)三,小麦,水稻,棉花,黄麻(茶叶、花生等),人多地少,人均粮食消费量小;耕地还有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农业生产还保持传统的精耕细作,劳动密集型经营方式,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还保持着企业化种植园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贸易中处不利地位。 (4)纺织,钢铁,有丰富的铁、锰矿→钢铁工业提供了条件: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棉花、黄麻→纺织工业提供了原料;有廉价的海运条件。 (5)白色,非洲和美洲,英国,孟买,加尔各答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至此,“金砖四国-BRIC”变为 “金砖国家-BRICS”。2011年4月14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涉及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问题、金砖国家合作等内容。
材料二 图“南非示意图”
材料三 图“海南岛相关信息图”
【小题1】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南非最主要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对该自然景观进行资源环境方面的调查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但冬季和夏季从大西洋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往往有较大差异,冬季航速比夏季航速_______(快、慢),试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小题3】读材料三: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说明该岛东、西两侧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及原因。
西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
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世界90%的天然橡胶产于亚洲,而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东亚、美国和西欧。
材料三: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1)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简析印度尼西亚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交通进行分析)。(6分)
(2)高温多雨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条件。从地理位置简析印度尼西亚具备该条件的主要原因。(4分)
(3)印度尼西亚地质灾害频发,简述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辽宁大连长海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埃及
3.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增长过慢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题型:综合题
选做题:请在 A 、 B 、 C 、 O 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读北海与南海示意图(图 22 )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 1 )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上的差异 。( 2)南海拥有而北海没有的海岸类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两海域的资源优势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边国家的 存在着重叠引发区域争议,各国应以 分为依依据加以协商解决。( 2 分)
B.【 城乡规划】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分析回答相关间题 (10分)
( 1 )图 23 是该小组草绘的 A 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分析该地区公路选址的合理性 。
( 2 )图 24 是该小组虚拟的 A 城市规划草图,结合图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 4分)
② 规划中的两个工厂选址是否合理,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图 2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1)图 25 中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是 。
(3)旅游业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4 分)
D .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 2 ℃ 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进展,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标。中国自主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