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地理要素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可能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 B.温度带分布图

C.干湿地区分布图 D.日照时数分布图

2.导致图中甲处曲线弯曲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形 B.植被

C.昼夜长短变化 D.工程建设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区域被划分成了五部分,结合地图可知结论。尽管属于识记内容,但却是学习区域的基础。

2.2】一般来讲,陆地上等值线弯曲大多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弯曲的原因是该地有祁连山脉,其对夏季风的阻挡,形成了地形雨,造成年等降水量线的弯曲。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等值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同纬度的甲地与乙地相比,正确的是( )

A.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地方时相同

C.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辽滨实验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下列各题:

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2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5分)

地区

土壤类型

耕地类型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旱地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4分)

优势: 。

劣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超过60%,经过近20年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回答问题。

1.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A.沙漠化、水土流失 B.盐碱化、石漠化

C.沙漠化、盐碱化 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

2.欲对该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要的图像资料和技术手段为( )

A.卫星遥感图像、GIS

B.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

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

D.GPS、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

(1)AB两地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的原因:

(3分)

(2)图中B地区引进外资的主要区位优势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90年代后,B地与A地对比产业升级困难,经济发展减缓,主要是B地较A地在 处于劣势。(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4.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5.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轻工业③建设城市新区 ④加强规划与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10月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00~2007年开都河(新疆的大河之一)径流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1.开都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冰川 B.雨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2.开都河下游地区自然带最可能是( )

A.温带森林带 B.温带森林、草原带

C.高山草甸带 D.温带荒漠带

3.开都河下游地区的外力作用最主要是( )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 D.波浪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流对污染具有自净能力,珠江自净能力最弱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