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9、10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
| |||
(1)描述图9所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指出歌谣所反映的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4分)
(3)比较图9中我国青海省和图10中C地种植业生产类型及气候条件的差异。(10分)
(4)图9中B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西北粮仓”,B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6分)
(1)积温由西南向东北(西向东)递增;兰州以西积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原因: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减,黄河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海拔高低)(6分)
(2)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天气多变;地势起伏大;植被垂直地域差异明显(任答两点得4分)
(3)(10分)
地 区 | 农业类型 | 气候差异 |
青 海 | 河谷农业(2分) | 高原山地气候,(1分)降水不足,光照强,热量不足,气温日较差大(2分) |
C 地 | 水果园艺业(2分) | 地中海气候(1分),雨热不同期,水热较充足,光照条件较好(2分) |
(4)(6分)
过度引水灌溉,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土地荒漠化加剧(2分);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壤次生盐渍化)(2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6分)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6分)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10分)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10分)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0分)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6分)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6分)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10分)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10分)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0分)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6年全国卷二文综地理高考(解析) 题型:综合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千米于2005年10月15日铺通,计划于2006年7月1日试运行。
(4)图8示意格尔木至拉萨的地形剖面,读图8回答:(10分)
a为 山脉,b为 山脉;c、d两段地形变化的特点是 ,对铁路修建的影响是 。
(5)图9是格尔木和拉萨两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分配图。读图9判断:(10分)
A、B两幅图中,反映拉萨气候资料的是 图,因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