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图1 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 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 梅里雪山位②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C

解析:依据图形中雪线高度等值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西南地区纬度较低,雪线高度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东北最低。

答案:A

解析:根据高中地理所学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低的原因是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再依据梅里雪山的实际状况可以推断出雪线低是因为地形原因导致降水丰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浙江省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该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 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小题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八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理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6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小题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气温比较高B.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江苏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小题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C.纬度低,气温比较高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