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 9~10月
B. 11~12月
C. 1~2月
D. 4~5月
【2】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不包括
A. 火电
B. 核电
C. 风能发电
D. 水电
【3】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A. 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B.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C. 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 污染防治
【答案】
【1】A
【2】C
【3】A
【解析】
【1】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应在雨季来临前,结合甲地区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8-10月份降水少,11月份开始进入雨季,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A对。11~12月、1~2月、4~5月降水量都较大,不属于提前留出库容,B、C、D错。
【2】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充分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其中有火电、核电、水电,A、B、D包括。不包括风能发电,C不包括。
【3】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修建抽水蓄能电站,是为了稳定能源供给,不能提高水质,A不包括。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质,B、C包括。污染防治,能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质,D包括。
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应在雨季来临前,结合甲地区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 11月份开始进入雨季,较为合理的时间为9~10月。利用了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各种形式的发电站,有火电、核电、水电。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此河段河流流向为( )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东南向西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2】滩田 M 处可种植一季的农作物 最有可能是( )
A. 水稻 B. 棉花 C. 油菜 D. 甜菜
【3】该河的水文特征最不可能的是( )
A. 水位变化大 B. 无结冰期 C. 含沙量小 D. 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2)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3)间隙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8月22日,以“共谋丝路合作,共享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伊塞克湖经济论坛在美丽的伊塞克湖畔拉开帷幕。伊塞克湖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热湖”,终年不冻,气候温暖适中,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下图为伊塞克湖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伊塞克湖的地理位置。
(2)比较伊塞克湖东岸和西岸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伊塞克湖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冰花也称“霜柱”,冬季夜晚,当气温低于0℃,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下图为“地冰花景观图”,图中白色部分为地冰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是
A. 干燥而紧密 B. 土壤温度低
C. 潮湿而松散 D. 土壤水分少
【2】地冰花与霜的形成不同,原因是
A. 水汽来源不同 B. 风力大小不同
C. 温度高低不同 D. 阴晴状况不同
【3】有关地冰花分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距冬季风源地近的内蒙古高原 B. 沼泽广布的三江平原
C. 冬季寒冷的华北平原 D. 土地裸露的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创造和谐城市”是每个城市追求的目标。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展开了研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市区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方向。
(2)简要分析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3)若在图中甲地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4)某学校以“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举行辩论会。高一某学生提出要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在西北荒漠地区陆续建成了多座微藻生物工厂。微藻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叶绿体几乎充满整个细胞,可以通过整个表面进行光合作用;微藻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简单,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35℃温度最为理想),以几何级数增加(1 个心球藻细胞经过 1 个月的繁 殖,可以变为 1 00 亿个)。在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可循环利用)中,作为太阳能转化。微藻生产装置在进入正常运转阶段 后,可以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每天都能有收获;收获后的微藻可以加工成高营养价值的蛋白粉或航空燃油等多种产品。下图是微藻生物工厂的生产车间。
(1)简述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微藻生物工厂,微藻被放置在全封闭、高纯净的透明玻璃管道悬浮营养液中,但微藻生产车间仍需加盖玻璃外罩。分析微藻生产车间需加盖玻璃外罩的原因。
(3)与传统的种植业相比,说明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微藻产业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4月,农业部出台《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将全国的生猪养殖区域分为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潜力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随着环保压力逐渐增大,近年来各地一直在划定禽畜禁养区,并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拆迁。南猪向东北移已是大势所趋。下图为我国养猪格局示意图和2015年猪肉产量前10名示意图。四川省以其突出的自然环境、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简述四川猪肉产量第一,成为国家重点发展区的主要原因。
(2)简析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省份成为养猪适度发展区的主要原因。
(3)分别从南方和东北地区两个角度分析南猪向东北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
A. ④—“金色中国”
B. ①—“银色中国”
C. ③—“绿色中国”
D. ②—“黄色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