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示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82米 B.392米

C.382米 D.298米

B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根据等高线的特征,等高距是50米,最低值的海拔是50米<H1<100米,最高值400米<H2<450米。所以区域最大高差为300米<H<400米,选C。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台湾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 )

A.风力较大,风向为西北风

B.风力较小,风向为西北风

C.风力较大,风向为东南风

D.风力较小,风向为东南风

2.此时( )

A.黄河下游地区阴雨绵绵

B.福建沿海地区狂风暴雨

C.金沙江河段风和日丽

D.渤海湾沿岸雨雪交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期末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应靠近( )

A.消费市场 B.能源基地

C.原料产地 D.高等院校

2.有关该生态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②追求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

④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梯级利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高二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影响日本部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环境污染 D.内部交易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高二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沿北纬38°纬线部分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属于不同的自然区域,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 )

A.地形 B.热量

C.植被 D.流域

2.图中乙地农业发展的方向合理的是 ( )

A.种植业 B.牧业

C.林业 D.农、林、牧业综合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的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日照间距

理论

实际采用

24°45′

2.02H

1.7H

40°28′

1.18H

1.2H

35°21′

1.41H

1.1~1.2H

26°36′

1.86H

1.6~1.7H

注: 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

(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填宽或窄)些。(2分)

(3)甲、乙两图是在某住户客厅绘制的,正值夏至日或冬至日太阳正午时分,其中在冬至日绘制的是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日本东京地震防灾计划一直是以1923年发生的8级地震来制定的。整个计划既包括地震体制、组织机构、信息收集、指挥通信和震害预测,又包括各项地震救灾对策。回答: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

(2)“东京地震防灾计划”属于( )(双选)

A.救灾应急预案 B.灾后恢复预案

C.工程性防御措施 D.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3)制定“东京地震防灾计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密市高三12月文综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与泰国总理英拉在去年10月11日于曼谷发表《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其中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以泰国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泰方欢迎中方意向,将适时在2013年10月11日签署的《中泰政府关于泰国铁路基础设施发展与泰国农产品交换的政府间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与中方探讨相关事宜,以改变老旧铁路速度慢及影响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形容为“大米换高铁”。

材料二 湄南河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它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主要靠雨水补给,6~9月雨季为汛期,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河口处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注入曼谷湾。有研究资料显示三角洲的部分沙石来自北部山地。

(1)简析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2)简述泰国发展高铁的必要性。(4分)

(3)简述北部山地沙石来到三角洲的过程。(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