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列甲、乙两幅农业地域分布图,回答问题
(1)乙图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B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地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我国________地区类似(只填1个)。
(2)分析甲图中C牧牛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列问题。
【1】【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2】【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 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3】【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华网呼和浩特2011年9月4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从今年起至2020年,拟在科尔沁沙地种植数百万亩樟子松。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数据,科尔沁沙地的土地沙漠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良性逆转。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西北方向移动 B. 向东北方向移动
C. 向东南方向移动 D. 向西南方向移动
【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地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 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 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 受两非赤道低压影响
C. 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 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2】R、Q两地
A. 一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 一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两北风
C. 七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 七月R地盛行两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口增长模式及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模式图”中Ⅰ、Ⅱ、Ⅲ阶段代表的增长模式与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丙丁甲 C. 乙甲丁 D. 丁丙乙
【2】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教育压力大 B. 乙地为发达国家
C. 丙地劳动力不足 D. 丁地为高高低增长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环节如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①—分类 ②—资源化利用 ③—灰渣处理 ④—无害化处理
B. ①—无害化处理 ②—分类 ③—资源化利用 ④—灰渣处理
C. ①—资源化利用 ②—灰渣处理 ③—无害化处理 ④—分类
D. ①—灰渣处理 ②—无害化处理 ③—分类 ④—资源化利用
【2】关于该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流程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和谐
B. 该流程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C. 该流程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D. 该流程彻底消除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征: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 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 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 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2】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 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第一产业发达
C. 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 城市化水平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