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据有关人员统计:一辆电车一年比一辆汽车节省1.15万元的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及使用无铅汽油等环保措施的开支。
材料二:目前,许多大城市采用地铁、轻轨等绿色公交,但地铁、轻轨的投资大,工期长。阅读上述材料,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中心城区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且经济实用的角度看,在城市实施“绿色公交”最宜采用的措施是
A.对现行汽车安装净化装置
B.大力修建地铁
C.更新、改造和发展无轨电车
D.积极发展轻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北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下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都在华北,它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据历史记载,秦以前的1000多年中,自然界所遭到的破坏还是轻微的,自然灾害并不严重,以黄河为例,秦以前只发生过三次改道。秦之后到西汉末年王莽即位的180年间,黄河发生十余次决口,五次大改道。东汉之后的800多年,灾害又有所减轻。到了宋朝之后,灾情又逐渐加重,据历史记载,宋代平均每30.2年发生一次大水灾,元代4.8年一次,明代11.3年一次,清代5.3年一次。
材料二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0~1992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8亿元。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原始社会遗址属于黄河流域的是
[ ]
(2)历史上,黄河水灾出现的频率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两汉为例,说说对黄河治理情况。
(4)黄土高原上的黄土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
(5)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我国在该地区正在建设的大型生态工程是________。
(6)根治黄河的关键措施是________,正在兴建的________对治理黄河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7)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的主要原因。
(8)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发展经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新课程同步学案专家伴读 地理必修3(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43
材料1 浓雾协助英法联军创造了“九日奇迹”。1940年5月24日,德军以“闪电战”攻破马其诺防线,把40万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上。这时德军离港口仅10英里。而5月24日中午,希特勒却下令部队停止前进,直到5月26日下午才取消命令又继续前进。利用这两天时间,联军在沙滩上布置好环形防线,掩护撤退。5月26日晚到6月4日上午撤退共进行了9天。在这9天当中,德军不仅从地面进攻,同时还飞临多佛尔海峡上空进行轰炸。这时天气站在了联军这一边,从26日到31日都是大雾天气,浓厚的云雾笼罩在海峡上空,加上油库燃烧形成的黑烟,使德军战斗机找不到轰炸目标。到4日上午,联军共撤出34.6万人,他们就是后来诺曼底登陆时作战的主力。有人说是浓雾创造了奇迹,认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撤出的是整个英国的未来!
材料2 据有关报道,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方点燃巴格达周围浇灌石油的战壕来阻碍美军事行动,但美专家指出烟雾对美军使用的卫星制导导弹没有任何影响。
材料3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许多美国飞机在被击落后飞行员仍能得以生还,人们常常惊羡于美国人的神奇。
由材料1和材料2得知,同样是烟雾,“二战”时能阻止德军的袭击,而第二次海湾战争时却不能对美国的轰炸产生影响,这是因为美军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从材料3中可知美军又利用GPS确定飞行员的位置并组织救援。地理信息技术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地理信息技术(RS、GPS、GIS)不仅用于军事,而且还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料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如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方面知识的应用,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来共同分享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莱州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题型:069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
65岁)比重及人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1)上述哪些省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从表中看出哪两个省区的人口负担最轻,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材料二: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 的统计图。
(3)据图,就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分析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____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
材料三:世界、申国、美国人均耕地与人均
GDP比较表。(4)读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上右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人口数量(万人) | 911.3 | 1065.68 | 1260 | 1490 |
人均森林面积(hm2) | 1.35 | 1.16 | 0.98 | 0.83 |
人均草地面积(hm2) | 15.36 | 13.14 | 11.11 | 9.40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12 | 0.10 | 0.09 | 0.07 |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 32.90 | 28.13 | 23.80 | 20.12 |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 201.69 | 172.47 | 145.87 | 123.56 |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
;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 原因。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上右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人口数量(万人) | 911.3 | 1065.68 | 1260 | 1490 |
人均森林面积(hm2) | 1.35 | 1.16 | 0.98 | 0.83 |
人均草地面积(hm2) | 15.36 | 13.14 | 11.11 | 9.40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12 | 0.10 | 0.09 | 0.07 |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 32.90 | 28.13 | 23.80 | 20.12 |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 201.69 | 172.47 | 145.87 | 123.56 |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 ___ _,其自然原因是__ ___ ___。(6分)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
;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 原因。(6分)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分析其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