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加工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
2.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
A.美国、俄罗斯、德国 B.利比亚、古巴、南非
C.澳大利亚、越南、摩纳哥 D.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 0~14岁 | 15~60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 000 | 6 500 | 1 500 | 10 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3.7 | |
乙 | 人口数 | 3 500 | 6 000 | 500 | 10 000 |
死亡率(%) | 0.75 | 0.7 | 2.2 | 3.65 |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 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 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 1/3,并且每年还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沙育草 ②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开采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
护田林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甘肃黄土高原的苹果开花期提前了14天左右,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有所下降。为此,在苹果生产中可行的做法是
A.移植到山丘的阳坡 B.提高栽培地的海拔
C.增加土壤的有机肥 D.移植到较低纬度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化率反映城市化水平。下图为“1992—2010年北京市城市化率及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992—2010年,北京
A.城市化率不断下降 B.城市化速度持续加快
C.城市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D.城市化水平较高
2.北京地下水埋藏深度与城市化具有关联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跨流域调水引起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B.城市绿地面积扩大造成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C.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使得地下水埋藏深度上升
D.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了地下水埋藏深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价格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