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4分)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4分)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4分)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1)B
(2)C
(3)D
【解析】(1)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所以选②。(2)此图反应的是日平均气温,不是当地的最低气温,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从图中看,该地寒冷期的日平均最低气温接近﹣16 ℃,可知寒冷期某天的最低气温应低于﹣16 ℃,无论是丰雪期还是枯雪期,气温日变化均为7℃左右,排除B;通过①②与③④对比,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明显差异,故D错。通过读图可知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因丰、枯雪年差异大,即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3)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 ℃,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因为14时左右,可以判定该地位于90°附近,因此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2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
表2
类别 | 主要工业部门 | 生产协作程度 |
Ⅰ类 | 制鞋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 | 弱 |
Ⅱ类 |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 | 中 |
Ⅲ类 | 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 | 强 |
材料二 图16为“江苏省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1)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
(2)据图中信息,徐州和南通在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
(3)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苏北、苏中、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该地区应优先发展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技术密集型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5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 食品工业 B. 高耗能工业 C. 农产品加工工业 D. 高新技术工业
【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7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环境效益,减少了经济收益 B. 减少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C. 加强了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D. 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下图示意2017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资料推测该时段
A. 社会因素促使人员离京 B. 离京人员南方多于北方
C. 离京人员主要返乡就业 D. 离京人员多乘飞机出行
【2】上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和CPS B. RS和GIS C. GPS和GIS D. RS、GPS和G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
【1】图中河流甲的上游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选项中,符合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水利工程量大
C. 粮食商品率高 D.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