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据报载,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内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从干湿地区看,西部地区所在地区属于                              区。
(2)在年降水量少于       毫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3)结合下列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①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②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③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字母               。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                                                       
④为提高集雨工程水质,应改变当地农民               等传统习惯。
(1)干旱半干旱 
(2)250 
(3)①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②地表径流 涵养水源 ③D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好 ④家畜散养
本题联系现实问题考查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有关知识,要注意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的十个省级行政区。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4.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有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D.年径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        月,其原因是                          
       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                                   ,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少,其原因是                                                   ,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12分)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        种补给类型。(6分)
(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分布在我国               地区,河流乙分布在我国                 地区。(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1:地壳物质的循环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运动之一。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材料2: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E的地貌形态主要为           。(4分)
(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出现                                   等问题。(2分)
(3)A为水循环中的               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                                                                     。(4分)
(4)E、F两地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E处主要为                       ,F处主要为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 河流水      B 冰川     C 湖泊水和生物水     D 内陆湖泊水和地下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水位变化图”。完成1-2题。

小题1:造成该河最高水位的原因是
A.气旋活动B.梅雨连绵C.冰雪融化D.春雨霏霏
小题2: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海洋地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台湾省及周边海域图

材料二 钓鱼岛处在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岛。钓鱼岛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冲绳海槽(是因琉球海沟的岩石圈扩展而形成的弧后盆地,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

材料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六部分76条明确规定了大陆架归属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第五款规定了:(1)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2)如果中间超过2500为深,就不算是大陆架的延伸。
(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从地理角度说明钓鱼岛属于中国的领土。
(2)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________。(至少写两种)
(3)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4)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