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m为等温线,n为等压线,此时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位于北半球 B.m数值小于2 C.阴影部分为海洋 D.n数值大于1000
【1】p地所在地区最有可能是
A.潘帕斯草原 B.长江三角洲 C.西欧平原 D.恒河三角洲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海洋地理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海冰的进退: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狭窄的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某海峡内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海峡的冰进现象会出现在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2月
【2】该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 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 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 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3】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是
A. 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
B. 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附近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两风环流在此汇合
C. 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
D. 水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风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所示的地区可能是
A. 内蒙古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青藏高原
【2】下列条件与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相关的是
A. 降水丰富 B. 地表平坦
C. 土质特性 D. 水系发达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洪涝灾害
C. 地层下陷 D. 土壤盐渍化
【4】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A. 水稻 B. 小麦 C. 青稞 D. 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省级“农民工现象”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出量最多的是四川、广西、安徽三个省区
B.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工矿区或者沿海城市
C.图中各省区的人口迁移以自发流动为主
D.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
(2)影响图示区域“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耕地减少
D.经济发展水平
(3)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少,其原因是( )
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
B.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
D.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环境管理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需要
B. 保护环境
C. 是为了人类的发展,追求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D. 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能发展水田1 306万亩,其中新增水田663万亩,改善水田643万亩。据此回答下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三江平原最大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 以水稻种植为主 B.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 水利设施完善 D. 科技水平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总称
C.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东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可以改善( )
A.降水条件
B.热量条件
C.光照条件
D.土壤条件
(2)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技术
(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年温差较大
D.日温差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