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受到排挤。
她整夜失眠,甚至,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
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母亲那时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粗重沙哑的声音几乎天天想起。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选择沉默地呆着。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好象要下雨了。她就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显得更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了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又一个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又谁知祸福事倾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但她知道,母亲并不能懂得。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砚秋先生的,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她惊讶地回过头去看着母亲。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
后来,她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婀娜悠扬,非常让人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喜欢了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程派的——程砚秋、李世济、张火丁……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来的了。
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车,车里放着她最喜欢的京剧,她正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
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她出去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她讲了半年来的经历,然后说:“大姐,谢谢您的京剧,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女人笑了:“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母亲?”她疑惑了。
“我本来只是心烦的时候偶尔来唱唱,你的母亲找到我家里,问我唱的是什么,还请我再去唱……”
【1】小说主人公“她”的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锁麟囊》是楼下的女人唱的,为什么小说却以“母亲的《锁麟囊》”为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小说最后才通过女人之口,交待母亲的一些做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锁麟囊》调子婉转,戏词富有禅意。② 楼下女人凄惨经历的对她的影响。③ 母亲对女儿深深地爱与细心地呵护(母亲精心的安排)。
【2】楼下的女人本来只是偶尔唱唱;在母亲的请求下才天天来唱的;以此为题,更能突出小说的主旨,即母亲对女儿的深深的爱。
【3】小说是站在“她”的角度叙述的,这样安排符合“她”的认知过程。这种倒叙(也可答补叙)的写法,既照应上文,又使文章富有变化,行文有波澜,更好地突出了母亲的爱。
【4】小说塑造了一个为了女儿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深爱女儿的母亲的形象。她文化不高,坚强无私,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女儿上学,读博。但对女儿体贴入微,想尽办法开导女儿,女儿不喜欢评书,她就不再听了,女儿喜欢听《锁麟囊》,她请人天天唱,还用唱戏女人的经历开导女儿,她用爱救了女儿。
【解析】
【1】从第6段开始,主人公“她”的情绪开始变化,由原来的内心的抑郁、烦躁逐渐变得热爱生活、心情平静、重新振作。其中《锁麟囊》曲调、戏词,楼下女人的经历、母亲的关怀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锁麟囊》明明是楼下女人唱的,题目却说是“母亲”的,结合内容可知,《锁麟囊》是母亲请求女人唱的;题目突出“母亲”,也就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歌颂母爱”。
【3】本题考查小说的艺术手法,小说结尾通过女人之口,交代了母亲的做法,其艺术效果应从记叙顺序、主旨等角度切入。按常理,母亲的行为应发生在“她”变化之前,作者把它放在结尾写,并且是通过女人之口,符合“她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母爱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特点。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
【4】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搜寻描写母亲的文字, 从不同角度分条概括。总结时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天窗室
【美】欧·亨利
帕克太太领着丽森小姐去一楼看双开间客厅。“这壁柜里,可以放骨骼标本,麻醉剂,或者——”
“我不是大夫。”丽森小姐打了个寒战说。
帕克太太用冰冷的眼色瞪了一眼,领她去看二楼。
“八块钱吗?”丽森小姐说,“啊呀!我只是一个穷苦的做工小姑娘。”
帕克太太露出鄙夷的神情,领她到三楼去看斯基德先生的大房间。斯基德先生整天呆在里面写剧本。每个找房子的人总被引到他房里去欣赏门窗垂饰。每次参观后,斯基德先生害怕被勒令搬家,就会付一部分欠租。
“这太美啦。”丽森小姐看着门窗垂饰,嫣然一笑,笑容跟天使一般美。
她们走后,斯基德先生忙把他剧本里黑发、高挑的女主角抹去,换上一个头发浓密光泽,容貌秀丽活泼,娇小顽皮的姑娘。
不久便响起了一声:“克拉拉!”警钟似的向全世界宣布丽森小姐的经济情况。一个黑皮肤小鬼带她爬上阴森森的梯子,把她推进一间顶上透着微光的拱形屋,吐出带有威胁意味的字眼:“两块钱!”
“我租下!”丽森小姐嘘了一口气。
丽森小姐每天出去工作。晚上她带一些有字的纸张回家,用打字机誊清。没有工作的晚上,她就跟房客们一起坐在门口台阶上。每逢此时,男房客们都乐开了,马上围拢过来。尤其是斯基德先生,他心里早把丽森小姐派做他私人浪漫剧的女主角。还有血气旺盛的大胖子胡佛先生,和年轻的埃文斯先生。
一个夏天傍晚,房客们闲坐着,丽森小姐忽然抬头看看天空,爽朗地笑起来,嚷道:
“哟,那不是比利·杰克逊吗!”丽森小姐用纤细的指头指着。“每天晚上我都可以从天窗里望到它。我管它叫比利·杰克逊。”
“可不是吗!”在公立学校教天文的朗纳克小姐说,“我倒不知道你是个天文学家呢,丽森小姐。”
“是啊,我跟任何一个天文学家一样,知道火星居民的秋季服装会是什么新式样。”
“可不是吗!”朗纳克小姐说。“你指的那颗星是仙后座里的伽马。”
“哦,”埃文斯先生说,“我认为比利·杰克逊这个名字好得多。”
“我也同意。”胡佛先生呼噜呼噜喘着气,反对朗纳克小姐。
“从这儿望去还不是顶清楚。”丽森小姐说,“一到晚上,我的屋子就像煤矿的竖井,比利·杰克逊就像是夜晚女神用来扣睡衣的大钻石别针了。”
之后有一段时期,丽森小姐没有带那些纸张回来打字。她早晨出门挨家挨户地跑事务所,受尽了冷落和拒绝。
有一晚,丽森小姐筋疲力竭地爬上了帕克太太的石阶。她没有吃晚饭。在她踏进门厅的当儿,胡佛先生遇到她,看准机会向她求婚,一身肥肉颤巍巍地挡在她面前。丽森小姐闪开了,他想去抓她的手,她却举起手来,有气没力地给了他一个耳光。
她倒在床上,在那个地府般的屋子里,慢慢地抬起沉重的眼皮,微微笑了一下。因为比利·杰克逊正透过天窗,安详、明亮地照耀着她。她想抬起胳臂,抬了两次都没有成功。第三次,她总算把两只瘦削的手举到了嘴唇上,从黑暗的深渊中朝比利·杰克逊飞了一吻。
“再见啦,比利。”她咕哝着,“你在几百万英里外,甚至不肯眨一眨眼。可是,当四周漆黑一片时,你多半还待在我能看见的地方,是吗?……几百万英里……再见啦,比利·杰克逊。”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克拉拉发觉丽森小姐的房门还锁着,喊人把门撞开。有人便跑去打电话叫救护车。
没多久,救护车开到。一位穿白亚麻布罩衣的年轻医生跳上石阶,他举止沉着、灵活,光洁的脸上显得又潇洒,又严肃。
“四十九号叫的救护车来了。”他简洁地说,“出了什么事?”
帕克太太没好气地说:“用尽了各种办法,还是救不醒她。是个年轻的女人,叫埃尔西·丽森小姐。”
“什么房间?”医生暴喊起来,帕克太太生平没有听到过这种询问房间的口气。
“天窗室,就在——。”
医生显然很熟悉天窗室的位置,四级一跨,已经上了楼。
不一会儿,就看见医生抱着那个天文学家下来了,那神情像是抱着一个死去的亲人。
他们注意到,医生并没有把他抱着的人安顿在担架上,他只是对司机说:“拼命快开吧,威尔逊。”
第三天早晨报纸上有消息说,贝尔维尤医院收了一个住在东区某街四十九号,因饥饿而虚脱的年轻女人。负责治疗的医生比利·杰克逊声称,病人定能复原。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1】小说题为“天窗室”,为什么开头写帕克太太带领丽森小姐逐层看房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句表现了丽森小姐什么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主人公丽森小姐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以第二天上午丽森小姐被比利·杰克逊医生所救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②,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9日正式公布。正式文本对征求意见稿做了400多处的细致修改,真可谓咬文嚼字。
B.在比较中国和美国高中生之间的差异时,Phillloughllin先生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都非常认真、刻苦,锱铢必较,这一点非常值得美国的高中生学习。
C.消除“云计算”的安全隐患,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但是,也无须因噎废食,就像今天的互联网,虽有黑客、病毒肆虐,但它依然在快速普及、发展。
D.在诗歌最兴盛的唐代,就连普通的洗衣妇或卖炭翁也会吟诵几首白居易的诗。诗并非仅仅属于白领,也同样属于下里巴人,它曾经是许多普通中国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merican Indians about five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A.fill up
B. bring up
C. make up
D. set u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全文虽然没有统一的中心,但结构并不松散,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
B.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C.作者所举例子都十分典型,十分精辟,很有说服力。对例子所做的解说,周密精要,令人心悦诚服。
D.全文道理与例子、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材料产生观点,观点又建立在材料基础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一(2)班的甲、乙两位同学因为琐事发生争吵,甲同学拿起一本书打了乙同学一下。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对这件事的表述,请从语言表达准确的角度简要解说这两句话的本质区别。
甲:争执急了,我就顺手拿起一本书拍了他一下。
乙:他急了,操起一本书就砸了过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汉语意思完事句子,一空一词f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日语在语法上跟英语有很大的区别。
Japanese________ greatly ________ English in grammar.
【2】英国由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组成。
The United Kingdom________ ________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3】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Regular exercise ________ ________ one's health.
【4】他正在开始恢复健康。在良好的治疗条件下,他很快就会痊愈的。
He is beginning to ________ ________ and will soon recover under good treatment.
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毫不费劲地找到了汤姆的家。
【5】With a villager leading us9 we had no________ ________Tom’s hous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