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B
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创建旅游胜地,发展地方经济
B.便于加强国防交流与合作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D.拯救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环境
⑥便于居民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
2010年4月20日,图示海域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1)说出该海域洋流对海域石油污染的影响。(4分)
(2)分析本次石油泄露造成巨大灾害损失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D.减少CO2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啸。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以颗粒或气候形态存在于大气中并随大气环流扩散;从4月4日晚开始福岛第一核电站又向大海中排放含有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水。但专家明确:2011年3~4月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比较小。
请用地理学原理解释为什么。(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9~30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小题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每天上午10:00~下午6:00)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召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会议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学生下午放学回家看会议现场直播B.赞比西河正值枯水期
C.黄山学生下午放学时看见太阳在西北方向D.海口正午人影朝南
小题2:哥本哈根气候温和,1~2月气温在0°C左右,7~8月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关于其气候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大气环流B.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近
C.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和洋流D.极地气候—纬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期以来浙江全省酸雨危害严重,其成因与下列事件相关最密切的是
A.浙江省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B.多山地地形,森林覆盖率低
C.火电厂多为燃煤发电机组
D.位于西北季风的下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