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江苏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图回答从2005年到2014年,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 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 ③向西部和北部扩展 ④用地更加集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3分,共21分)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原因是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东行,乙向北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

A. 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 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 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 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3.下列活动不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

A. 扩大城市绿地 B. 铺设透水路面

C. 建设地下雨水收集和储存系统 D. 扩建下水管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30年来,下图中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材料二: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从环境因素考虑,分析材料一中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分析原因。

(3)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4)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右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 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出现大量卫星城

2.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A. 旧城中心区 B. 远郊地区 C. 新兴工业区 D. 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a b c d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小的城市是 ( )

A. a B. b C. c D. 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主要地位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硅化木又称“石树”。我国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燕山白河两岸,产于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火山盆地中,是目前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产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群。

阴山和燕山是中国北方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和燕山南北农业活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

(2)简述燕山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硅化木群景观的形成过程。

(3)在我国东部,和燕山主体走向最类似的是南岭,但南岭自然环境南北差异并不明显,试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 年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 照时间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立秋日(8 月 8 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少 B. 白昼时间长 C. 太阳高度大 D. 海拔高度低

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

A. 立夏 B. 夏至

C. 大暑 D. 处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