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 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 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2】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 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 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 靠近黄河,灌溉便利 D.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
【2】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B.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C.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D. 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1~2010年,该地区 ( )
A.人口自然增长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B.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C.人口增长了17.6%
D.是人口净迁入地区
(2)据图示资料显示,该地区 ( )
A.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B.可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D.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机会窗口”开启期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读我国某市2012年人口统计数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市人口负担系数约是( )
A.48%
B.66.8%
C.22.3%
D.33.8%
(2)图示人口年龄结构对该市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①劳动力供应充足 ②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③延缓经济发展速度 ④社会养老负担逐渐加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 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C. 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 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 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B.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 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D. 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 , B为 , C为 , D为。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请你描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是和 , 社会经济条件是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