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景观分别是:A为武夷山的“五马奔朝”,B为华山的南天门,C为庐山的“三叠泉瀑布”,D为“漓江风光”。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有色彩美的是______________,既有动态美又有形象美的是______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是____________,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成景”的景观是______________。
(3)在四处景观中,属于断块山体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____,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____。
(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四处景观中的两景,第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第二句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你认为哪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
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市城区空间分布与商业网点景观图,图中Ⅰ、Ⅱ、Ⅲ为该市空间布局变化的三个阶段。据此回答8~11题。
8.该市在发展阶段I时,影响城区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矿产
C.公路 D.铁路
9.到发展阶段Ⅲ时,引起城区空间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区迁移 B.新住宅区建设
C.铁路运输兴起 D.科技水平发展
10.图中甲类型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靠近居民区 B.靠近交通干道
C.靠近工业区 D.接近农副产品产地
11.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如乙商业网点类型的步行商业街增多,而大型商场、超市则更多地在城区边缘建设,所述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分别是( )
A.市场最优 用地最优 B.交通最优 市场最优
C.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D.货源最优 交通最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乙分别是我国华北、西北两区域航拍地面图,请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是当地的人文景观之一。产生这一景观是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中_______的结果。
A.气候 B.水文 C.地貌 D.土壤
2.图乙景观反映了当地
A.具有较湿润的气候
B.流水作用较强烈
C.适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D.野生植物的叶子一般具细小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