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图左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图右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1.
A. 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B. 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C. 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D. 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2.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焦作示范性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 西部有一列高大山脉 B. 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C. 经贸主要对象是中国 D.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
2.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交通
3.
A. 寒、暖流交汇 B. 港口分布 C. 市场需求 D. 盛行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五校高二第二次联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当地每天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进行了持续观测与记录,其结果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问题。
1.
A. 广州 B. 北京 C. 海口 D. 上海
2.
A. 该地昼变长,夜变短 B. 该地正午日影逐渐缩短
C. 太阳直射点自北向南移动 D. 可能为国庆节到清明节这段时间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阿拉斯加输油管,主线起自北部普拉德霍湾的G1,终止于阿拉斯加湾的不冻港G2,它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石油管道。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位置及管道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G2的气候特征是
A. 冬季寒冷干燥 B. 昼夜温差大
C. 夏季高温多雨 D. 降水季节变化小
2.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
A. 800千米 B. 1200千米
C. 1600千米 D. 2200千米
3.该石油管道的铺设主要为高架的形式,其克服的主要困难为
A. 地形复杂 B. 沼泽众多 C. 动物迁徙 D. 冻土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示意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市场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3.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内河航运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一6月月考地理(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十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迅猛发展。2008年底,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减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材料二下面为攀钢和宝钢的区位略图。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攀钢与宝钢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与宝钢相比,攀钢发展钢铁企业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2)从攀钢到宝钢的布局变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3)分析两家企业如何通过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一6月月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人口消费水平
C.地区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A.生产功能 B.吸收功能 C.平衡功能 D.分解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1.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
A.平原地区 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C.高原地区 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2.M的值可能为
A.300 B.400 C.500 D.600
3.北部陆面蒸发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表干旱,水量少
C.距海远,降水少 D.植被茂盛,湿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