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附:2010年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引发的污染统计数据图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材料三 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敢问路在何方?》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
①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速度递增,该市69.7%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②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
③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
④市政府畅通工程听证会现场,如下图:

(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镇地域在数量上的变化是________,在面积上的变化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镇空间结构A→C阶段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________,劳动力向____________产业转移,____________不断扩大。
(4)图示城镇地处我国东南,那么对大气有严重污染的工厂应分布在城镇______(上风或下风)方向的郊外。
(5)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6)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的有关资料,回答问题:①在城市交通中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     ;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           
②在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③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多项选择)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7)根据材料三,点评自行车族和有车族的观点,并就如何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增多     增大  (2分)
(2)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4分)
(3)增大 第二、三  城市规模 (6分)
(4)下风(1分)
(5)D (1分)
(6)①地铁 小轿车(2分) ②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2分) ③BCD(2分)
(7)本题是开放式试题,只要合理就满分。
点评有车族:自行车,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造成交通拥堵,间接加剧机动车的空气污染。
点评自行车族: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机动车数量多,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且大量排放污染物。(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具体措施:①公交优先。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高峰。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若没写出公交优先不能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8分)

解析试题分析:
(1)由材料一可知,城镇的数量增多,面积增大。
(2)由图可知,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3)由A----C的发展过程反应城市化的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规模的扩大。
(4)为了减轻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为了减轻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工业区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居民区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绿化带,所以D正确。
(6)①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天气的影响小,小轿车运量小,占用道路面积大,②平均上下班距离越长,平均上下班时间越短,表示道路越畅通。③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越低大气污染越严重,乙较甲大气污染分担率高,说明乙市污染较轻,排放的污染物少,所以BCD正确。
(7)城市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自行车,既环保又经济,且利于身心健康。但在一些混合车道地段,自行车多造成交通拥堵,间接加剧机动车的空气污染。机动车出行方便,效率高,是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机动车数量多,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且大量排放污染物。
具体措施:①公交优先。②重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高交通的管理水平。③错开出行高峰。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对市中心的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⑥正确引导私家车的发展,并辅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别化调控。⑦关注步行街和自行车车道的建设等等,⑧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⑨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布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右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材料二:图甲为某大洲大陆西岸区域示意图,图乙反映图甲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丙反映图甲对应的湖泊情况。

(1)材料一中,右图为_____半球的俯视日照图,所示日期位于左图的_____之间的位置。(4分)
(2)材料一中右图,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______月7日。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______。(6分)
(3)材料一左图中,O经L至E这段时间,北京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甲图位于_______半球,甲图中湖泊为__________(淡水湖/咸水湖),乙图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a、b中的         ,要对该湖泊水位进行宏观的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0分)
(5)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自然带属于______________。(2分)
(2)今年初,该地区由于降水偏少,河流水位下降,导致海水上溯,出现“________”现象,影响了饮用水质。对该现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图中阴影所示地区传统农业的特色是________农业,现在已为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等产品的出口农业所取代,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市场地域不断开拓。(6分)
(4)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能源供应一直紧张,今年还出现了“油荒”现象。为此,在继续发展_______等新能源的同时,还要加强跨区域调配能源的“________”工程建设。(8分)
(5)改革开放以来,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了_____________型加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逐渐向其北部山区转移,原因是那里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区位优势。(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于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明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4分)
(2)图乙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线。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3分)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有哪些表现?(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3分)下图中甲地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根据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上图所示区域1973~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
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居住工
业用地
未利用土地
面积变化(万公顷)
27.1
-30.2
-8.69
-7.3
0.6
18.4
(1)分析甲地种植香梨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说明R河自M流向N的过程中流量变化的特点及自然原因。(4分)
(3)说出该区域1973~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甲、乙两国历史悠久,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A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乙国B地区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8分)经济结构转型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促使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协调。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1)与上海相比,海南第____产业比重较大。试分析该产业在海南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海南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____,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4分)
(3)海南省众多炼油企业集中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简述其有利条件。(6分)
(4)从材料二可以判断,上海市工业部门齐全,门类繁多,是我国____工业城市,其主城区城市形态为____。(4分)
(5)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于2013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试从就业、人才、技术和经济贸易等角度,简述该自由贸易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