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城》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问题
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它是形成( )污染的重要原因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43
2005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2005年1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大会发来书面致辞,强调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社会应该在研究开发、技术转让、资金援助等方面加强合作,使可再生能源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造福各国人民。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读图后回答问题。
(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A地________________;B地___________。
(2)图中C、D、E、F、G等太阳能丰富地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有学者依据当今世界油气储量、产销特征和政治经济发展前景,将全球油气地缘经济格局划分为“石油心脏地带”、“内需求型地带”(进、出口量均较少)和“外需求型地带”(进口量较大)。判断A国属于哪种地缘经济格局,并简述理由。
(4)图中H点(30°N附近)位于________(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MN为晨线,此时是北京时间________月________日时。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其经度范围是,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夜半球的范围(用平行斜线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的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O分)
材料1:北京时间2005年l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编。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2: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涌现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3:上海市连续10年来人口呈负增长,2004年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l)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出现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A低谷出现的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出现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6分)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2分)()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日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五校联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希腊东部爱琴海岛屿2005年10月17日上午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最高震级为里氏6.0级,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当地媒体报道,在18日当地时间19时30分又发生里氏6.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扎金索斯岛的南部海域,伯罗奔尼撒半岛亦有震感。
材料二:当地时间2005年10月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并波及阿富汗,联合国称南亚地震受灾人口超过4百万
材料三:下图为南亚地区图
(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国家和地区名称:
① ② ④
(2)图中数码表示的国家人口在一亿人以上的是 (填序号)
(3)③国的纺织工业是利用本国的原料,该国东部以 纺织为主,其中心是 ;该国西部以 纺织为主,其中心是 。新兴电子工业分布在该国 部。
(4)该地区北部的主要地质灾害是 ,其成因是 。
(5)南亚地震发生在图中的 国家(填序号),该国与 (国家)因 - 地区而发生争端。
(6)希腊发生地震时,该地区当时的气候特征是 ,形成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1)。
图1
材料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2
材料3: 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300天,2006年1月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4: “大洋一号”环球示意图
(1)图1中字母A、B、C、D、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B是 ,E是 (2分)
(2)图2中C是 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3分)
(3)图2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4)“大洋一号”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 洋。(1分)
(5)“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1分)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1分)
A.1个 B.3个 C.5个 D.6个
(7)2005年11月23日,“大洋一号”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___ _____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5年8月7日13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井下有123名工人被困。梅州市长、兴宁市长已经停职检查。国务院将成立“8·7”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和事故调查组。10日下午,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对有关事宜进行部署。阅读上述材料,回答5~7题
5.本次透水事故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以人为因素为主导 ②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叠加 ③是纯人为因素导致的 ④是纯自然因素导致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关于这次灾害的分类正确的是
A.按表现特征该次灾害是突发性灾害
B.按发展过程是原生灾害
C.承载体性质为城市灾害
D.按损失程度是轻度灾害
7.对于这次事件的正确认识是
A.这次事件不属于生产事故
B.本次事件是天灾,我们无法预防
C.通过这次事件我们应当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D.这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对于矿井透水这一事实根本不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