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1. A.
    甲,丁,丙,乙
  2. B.
    丁,甲,丙,乙
  3. C.
    乙,丁,甲,丙
  4. D.
    丁,乙,丙,甲

2.丙地可能是


  1. A.
    天山
  2. B.
    秦岭
  3. C.
    大兴安岭
  4. D.
    阴山
1. D
2. B
试题分析:
1.根据四地的山麓基带的自然带可判断,甲位于赤道附近;乙位于我国西北温带地区;丙位于亚热带地区;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甲地位于南半球,则热带草原草木凋零为当地的冬季,北半球的夏季,故越往北昼越长,则D项正确。
2.图示丙山脉的山麓植被,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判断丙地为我国温带气候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即秦岭。
考点:本题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山麓的植被类型进而判断山地的纬度位置,并能结合不同季节的太阳直射点位置,进而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据此回答20~22题:

20.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

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

21.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22.关于甲国最大河流――恒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流经恒河平原,泥沙含量大

B.源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落差大,水流急

C.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每年的10月到次年5月为汛期

D.在恒河三角洲分流入海,排泄能力强,不易成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示范围内,植被种类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地衣均有分布。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低,且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地位于河流谷地,焚风效应显著,降水最少

C.丙地深处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D.丁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空气上升运动显著,降水最多

20.关于图示地区的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到丙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由甲向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由甲到丁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由丁到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