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我国南方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导致福建、广西、江西等地多处发生洪水灾害。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完成各题。
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系统
2.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3.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浙江高二地理测控指导必修3 2.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2.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综合测评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说明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
①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 ②迁入和新建大中型企业 ③治理环境污染 ④合并钢铁企业,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第一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 )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
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2.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A.一年有两次汛期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通航能力强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第三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城市管理和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务。据此完成各题。
1.有关建立“数字城市”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城市现代化
B.城市信息化有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发展没有影响
C.带动了生态城市和花园城市建设
D.为居民生产、生活和学习创造更方便、舒适、高效和安全的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2.有关“数字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与数字地球并列的两大信息系统
B.能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D.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是黄河沿岸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图1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2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图2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较小,植被覆盖率低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C.地处温带季风区,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该河原有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
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
3.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A.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B.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C.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D.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 3.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目前,城市垃圾问题已日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卫生填埋是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GIS技术用于垃圾填埋场选址,具有很好的优势,其原理是:利用GIS的建模思想,借助其制图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将填埋场选址中的限制性因子(如地质环境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社会经济法律条件等)制作成各个图层,再将其叠加,计算出适宜性指数,最后确定垃圾填埋场的选址。
材料二:以江苏省南部城市为例,下图表示经GIS叠加分析转换数据后,得到的垃圾填埋场候选区域分布图。
苏南地区垃圾填埋场候选区域分布图
(1)相对于传统的选址方法,GIS技术用于垃圾填埋场选址具有怎样的优势?
(2)简单描述图中各城市垃圾填埋场候选区域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垃圾填埋场候选区域在长江及太湖沿岸分布较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必修3 2.4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各题。
1.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中所示最合理的模式是(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2.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
A.煤炭丰富,但铁矿石短缺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便利
3.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
A.美国“硅谷”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上海宝钢 D.辽中南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