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6年10月7日台湾台东发生5.9级地震(构造地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此次地震密切相关的地质构造是

A. 褶皱 B. 山峰

C. 海岸 D. 断层

2.为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A. 撤离台东全部居民 B. 严格禁止修建水库

C. 推进平原植树造林 D. 提高房屋抗震强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 美国东岸的寒流

B. 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 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 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 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D. 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

A. 光照 B. 热量 C. 降水 D. 土壤

2.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  )

A. 春小麦 B. 冬小麦 C. 大豆 D. 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3月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3月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人口稀少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3月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白垩纪流纹岩古火山。左图为雁荡山峡谷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右图中表示雁荡山山体岩石类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形成左图中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北太平洋海域,由人类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漂浮到此堆积而成的“太平洋垃圾大陆”正在诞生,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关于“太平洋垃圾大陆”的叙述,最不可信的是

A. 位于北太平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系统的内部

B. 主要位于副热带无风带,漂浮物不易扩散

C. 组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漂浮物主要来自亚洲和北美洲

D. 沿岸上升流是形成“太平洋垃圾大陆”的主要动力

2.图中A海域若有一大渔场,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是

A. B.

C. D.

3.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理想大陆与洋流分布模式图。图中绘制的洋流方向,错误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南京 C.福州 D.南昌

2.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

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