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关于图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
A.2008 年至今,我国谷物进口最占总产量比率与粮食总产量同步增减
B.2010--2011年谷物进口量占总产量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造成的
C.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最高的时段是2010 一2011年
D.粮食总最增长的速度始终大于进口增长的速度

分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近年来,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和粗放的管理方式,使我国土地资源的退化状况愈趋严重,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发展科技,提高单产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措施.

解答 解:粮食总产量逐年提高,但谷物进口比率在2010~2011略有下降.粮食总量增长率最高时段出现在2010~2011年为4.53%.粮食总量增长速度在2008~2009年为0.44%小于进口增长的速度97.5%((53082×0.59%-52850×0.30%)÷(52850×0.30%)).粮食总产量比率下降的原因与粮食总产量增长幅度大有关.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区域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河流地貌在成因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读世界三大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用外力作用的相关原理解释图中三角洲地貌形成的共同过程.
(2)比较甲、乙两三角洲冬季的主要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
(3)分析乙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4)甲、乙、丙三地都是该国重要的农业区,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并列举说明甲地发展农业生产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读“世界某区域海水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等温线分布状况出现1月还是7月?并说明理由.
(2)简析图中A处等温线比B处稀疏的原因.
(3)分析图中C处成为该大洋中较冷地方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此季节图示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
A.寒流 向东北流B.寒流 向西南流C.暖流 向东北流D.暖流 向西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兴盛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提高
B.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C.经济收入差异和人口增长压力
D.短期流动方式为主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图中表示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农业的字母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深处1620 米)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冬季平均气温都在零下38℃,冰层厚达1 米,湖面全面封冻至一月份.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李健的一首《贝加尔湖畔》“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唤起人们对贝加尔湖的向往.这里每年11、12 月是贝加尔湖雾凇最美的时节(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
即树枝、电线等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也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材料二:蒙古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三:2005 年,蒙古国提出了“北水南调”,设想从贝加尔湖引水并修建大坝寻求与中国合作,将水引致蒙古及中国华北.
(1)分析贝加尔湖11、12 月多雾凇的成因
(2)指出蒙古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3)从地理区位和开发条件角度,阐述从贝加尔湖引水至华北的主要局限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