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主要考查了地形、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城市的影响.该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热点地区,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以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为材料,考查区域持续发展.
解答 解:在中亚区域图中给出了地形、河流分布、降水空间分布等自然因素,农业区分布、农业区域差异、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世界地理知识进行回答.首先描述中亚地形、河流分布特征.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域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中亚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有三点:1、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2、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mm以上.3、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mm以上.
以上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类型及空间分布不同.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区绝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故答案为:
地形、河流分布特征:
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域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
降水量分布及其原因:
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mm以上.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区绝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形、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城市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然资源质量差 | B. | 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 ||
C. | 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 D. | 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 B. | 受沿岸寒流影响 | ||
C. |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 | 受高峻地势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 |
B. | 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 |
C. | 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 |
D. | 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 B. | 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 ||
C. | 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 D. | 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