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3+x]高考考前100天重点突破·地理(二) 题型:013
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方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其等高距为50米,分析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河流干流流向是:
A.正西流向正东 B.东南流向西北
C.正北流向正南 D.西北流向东南
图中②、④两地温差可能是:
A.1.8°C B.1.2°C C.0.8°C D.0.2°C
当②、④两地同时日落时(不考虑地形因素),则此时刻④地直立物体日影朝向可能是:
A.正东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当地政府计划将④地发展成为旅游地,但在附近河道两岸都未形成沙滩地,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河流上游地区植被覆盖好 B.人为过度开挖使沙滩地消失
C.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 D.流速太快导致河沙被冲走
图中②、③两地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A.190km B.222km C.250km D.180km
北半球冬至日时,0与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另一纬度可能是:
A.2°S B.48°52′ S C.46°52′ N D.48°52′ N
某日②地比④地早3分钟日出(不考虑地形因素),该日杭州(约30°N)的昼长时间大约为:
A.13时30分 B.12时 C.13时45分 D.11时30分
该地最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①②③④4条折线表示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情况,⑤曲线表示四地中的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四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2.关于①地判断可信的是
A.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3°08´
B.正午太阳高度:H6月1日>H6月10日
C.夏至日时,标杆影长大于标杆长度
D.冬至日时,早晨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3.曲线⑤所示昼长季节变化情况,与下列那一地最相近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关于②③两地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只考虑太阳辐射时,气温年较差:T③>T②
B.植被、土壤类型相同
C.降水:R②>R③
D.②地作物一年三熟,③地作物两年三熟
5.关于③④两地的判断,合乎实际的是
A.③地在南半球,④地在北半球
B.④地夏至日夜长和冬至日昼长均为18小时30分钟
C.③地红旗经常飘向东北
D.④地夏至日日出时间比冬至日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广西武鸣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图为北半球冬至日时,地球上四个地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A. A曲线 B. B 曲线 C. C 曲线 D. D 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