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昼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值 D. 南极圈以内为极夜

2当直射点从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B. 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D. 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

【答案】

1A

2C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d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短夜长,AB错误;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错误;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D正确。

2】从da表示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向北移动,故北极圈内出现极夜,A错误;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B错误;地球公转先接近近日点,之后远离,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重庆市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通过长期发展建成了以化学工业、金属冶炼、摩托制造、电力 等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庆教育产业发达,有千余家科研机构,67 所高校,89 万多科技人才。“十三五” 期间,重庆将调整原有的工业结构,重点打造两江新区,以两江新区为龙头,发展以轨道交通、电力装 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为主的工业。

材料二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汽车之城,有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力帆汽车、重庆恒通客车厂 等几十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近年随着两江新区的开发,众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两江新区集聚, 重庆的汽车工业蓬勃发展。

材料三 2015 年 12 月 26 日,成渝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全长 308 千米,比 505 千米长的老成渝线缩短了

近 200 千米,最高时速 350km/h,在成渝间形成了 1 小时交通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前后的工业导向类型,并分析其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集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成渝高铁通车对成渝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水动力对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来看,湖滨浅水地区主要有垂直于湖岸方向的波浪和平行于湖岸方向的沿岸流两种动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波浪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线平行、且向陆一侧与岸相连的滩,而沿岸流作用下往往形成与岸有水体间隔的坝。图示为呼伦湖滨湖水动力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①②③④四处水域,最有可能分别发育有滩和坝的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①

2呼伦湖岸边的滩、坝等堆积体多分布于东部、南部湖岸,西岸很少,可能原因是

①地形 ②大气环流 ③人类活动 ④纬度 ⑤植被状况

A. ①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②

3图示湖岸滩、坝面积较大的时间可能为

A. 11月~12月 B. 4月~5月 C. 8月~9月 D. 10月~1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其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有着强大的生态功能。但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保留在雷州半岛。而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红树林,当地政府一般都不太积极,因为一旦划定为保护区,就限制了当地的发展,两者成为一对矛盾。为此,有人提出,在保护中开发更能实现红树林真正价值。

分析红树林在保护中开发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的冷热不均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D.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大气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

③水汽和杂质集中在高层大气 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高天流云、风霜雨雪主要发生在

A. 高层大气 B. 平流层

C. 对流层 D. 臭氧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