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的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地)的距离( )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 | 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 |
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 | 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 |
A.200千米 | B.600千米 |
C.1 000千米 | D.1 400千米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的风向;左图为甲区域的放大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X、Y、Z为不同地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m、n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河下游西南岸冲刷严重
②m河的水能比n河更丰富
③与m河相比,n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④与n河相比,m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是日本工业化率变化曲线,日本工业增加值呈现增加趋势 |
B.②是中国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工业发展不够协调 |
C.③是中国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比日本轻 |
D.④是日本的城市化率变化曲线,当前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于中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无关联 |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产业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
A.人口增长过快 | B.区位选择变化 |
C.职业收入差异 | D.产业结构升级 |
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 | 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 |
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 | 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刻,M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北京正处于白昼;OM平分∠FOH。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1】M点距图示半球极点的最大距离约为( )
A.2 600 km | B.2 800 km |
C.3 000 km | D.3 200 km |
A.此刻,全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相等 |
B.此时,我国乌鲁木齐还没有日出 |
C.这一天,纽约的昼长短于台北的昼长 |
D.此时正值欣赏哈尔滨冰雪景观的季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
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M坡最有可能是( )
A.东坡 | B.西坡 |
C.南坡 | D.北坡 |
A.纬度高,气温低 |
B.海拔高,气温低 |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人类活动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