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旅游地理
读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旅游资的分布特点。(6分)
(2)针对本地区旅游资的特点,为游客提出几项合理的游览建议。(4分)
(1)旅游资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贫乏,山水组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中。
(2)适宜夏季游览,景色丰富;湖泊河流等水量众多,乘船沿水路欣赏;人文景观文化内涵丰富。查阅资料做准备。夏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较多,备好雨具。
【解析】
试题分析:
(1)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要从哪里分布多、哪里分布少,分布是否均匀以及各种不同的旅游资源分布的地点作答。由图可知:旅游资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贫乏,山水组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中。
(2)游览的建议要从旅游前随身物品的携带、游览所在地相关资料的查阅、游览的时间、游览时选择的主要游览方式来作答。
考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游览建议的考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速度减缓
D.1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2.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 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回答下面各小题。
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
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3.该区域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 )
A.春分日至秋分日 B.秋分日至春分日
C.夏至日至冬至日 D.冬至日至夏至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推断斑头雁( )
A.尤喜咸水湖 B.选择高原越冬
C.不善游泳 D.繁殖在低地河湖
2.在斑头雁的迁移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是( )
A.塔里木盆地的干旱缺水
B.南亚的高温热浪
C.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暴雨
D.喜马拉雅山上空的劲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北永年二中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现有主要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类不合理灌溉
B.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夏季风强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亚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二 亚欧大陆40°N~50°N之间甲、乙、丙、丁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
(1)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为(2分)
④ 气候;⑥ 气候。(横线上填气候类型名称)
(2)将材料二中M、N、P、Q四地所属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对应:(4分)
M ,N ,P ,Q 。(横线上填“甲”或“乙”或“丙”或“丁”)
(3)简析⑧地区气温最高月份在5月(而不是7月)的原因。(5分)
(4)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洋性最强的是?分析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三10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是( )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大气的散射作用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大气的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