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
A、①减少B、②增加
C、③增加D、④减少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排放过多所造成的.气候变暖主要是碳排放过多造成的.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人为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根据图中的受热过程分析,图中的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②是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②增加,④也是增加,保温效果越好.
解答: 解:A.根据图中的受热过程分析,图中的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①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②是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②增加,故正确;
C.根据图中的受热过程分析,图中的①是大气的削弱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①增加,到达地面的辐射就少了,所以③是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④是大气逆辐射.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②增加,④也是增加,保温效果越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的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4年1月初,浙江成为我国首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育二胎)的省份.到2035年,此项政策可能会使浙江省(  )
A、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B、人口分布格局改变
C、人口老龄化速度减缓
D、人口迁出数量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北极地区冰雪覆盖范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通往欧洲的北部航线开通
D、人口大量向北极地区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是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
年份常住人口(万)户籍人口(万)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其以上(%)城镇人口(万)
20105950.16862.017.9871.8410.182559.1
20005986.06245.325.5267.037.451664.7
(1)根据材料一,说明安徽省地形分布特征;说明安徽省各个地级市人口构成状况和人口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
(3)图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级市是哪一个?为什么?
(4)安徽省具有靠近“长三角”的地域优势.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  )
A、A河流B、B河流
C、C山脊D、D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