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荒漠成因多样,分布规律有异,下列荒漠与其对应的地域分异规律正确的有(  )
A.撒哈拉沙漠——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塔克拉玛干沙漠——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脉以东沙漠——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D.西藏海拔5 000 m以上的荒漠——非地带分异
AB

考察的知识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具体考察荒漠的形成原因。
思路分析:解决本题首先必须知道荒漠的形成原因有哪些,然后根据选项逐一分析排除。
具体解答过程:撒哈拉沙漠形成原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风带和气压带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有差异而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因而属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A正确。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是由于深处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发育的温带荒漠景观,是海陆位置原因所形成的,因而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B正确。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脉以东沙漠是由于该地区处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而形成,因而属于非地带分异,答案C错误。西藏海拔5 000 m以上的荒漠形成属于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答案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分析下表,完成题。
中国、挪威、瑞士、加拿大水能资源密度比较表
国家
理论水能资源
(万千瓦)
密度
(千瓦/平方千米)
人均
(千瓦/人)
中国
67600
70
0.7
挪威
2100
65
5.2
瑞士
700
170
1.1
加拿大
12000
12
5.1
小题1:.瑞士水能资源密度远大于其它国家,主要原因      (  )
A.降水量大B.地势高、蒸发弱C.地形落差大D.河网密度大
小题2:.有关四国水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拿大水能资源密度小,它是世界上水能资源较贫乏的国家
B.挪威的人均水能资源丰富是由于该国的水能资源密度大
C.我国水能资源密度不大是由于我国大陆性气候区面积广大
D.我国人均水能资源少,是由于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少
小题3:.从理论上讲,我国下列省区水能密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①吉林 ②云南 ③河南 ④宁夏                        (  )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
A.5时25分B.6时25分C.12时25分D.13时2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是按一定的指标来划分的B.同一级别的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C.区域的分布位置都是非常明确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1为我国某省区人类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所在省区最有可能在:(   )
A.河北B.山西C.湖北D.海南
小题2:图中描绘的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
A.鱼塘        B.温室大棚   C养猪场        D.蓄水池
小题3:该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棉花和甜菜 B.甘蔗和冬小麦
C.水稻和油菜D.玉米和春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25-26题。

小题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A.混交林B.针叶林
C.水稻D.冬小麦
小题2: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①河出现春汛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在洛陵兰岛的冰层里有大气状况的无字记录,科学家们到格陵兰岛的冰层上打钻,取出冰芯结果发现冰层中的铅含量与大气中铅含量的变化趋势完全—致。读(格陵兰岛冰川的铅含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8-1-14”,回答:
    
(1)冰川中铅的含量迅速增加的两个时期是_______-
(2)冰川中铅含量首次持续增加的原因是_____,这时_____作为一种动力燃料被大量使用,燃料中的铅也随之进人大气中。
(3)冰川中铅含量第二次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读右图,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围绕“新疆交通”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阿克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古代“丝绸之路”与图中国道的走向基本吻合,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分析其必然性。(6分)
(2)据统计,新疆自治区航空客运占本区客运总量的比重在全国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 牧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在新疆天山地区,牧民们转场时,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长途跋涉,沿着世世代代踩踏出来的牧道,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目前,天山牧道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为阿克苏某山地转场线路示意图。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四季牧场,属于春季牧场是哪一处?近年来很多牧民在山麓地带定居放牧,与之比较,山地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是什么?(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