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铬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幔中。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帕斯博勒海滩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群分布地之一。在纽芬兰岛东部的阿瓦隆半岛,发现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这些生物生存于海洋底部。科学家对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及阿瓦隆半岛古生物化石分布等进行研究。下图示意纽芬兰岛莫勒国家公园、阿瓦隆半岛和帕斯博勒海滩的位置。
(1)分析帕斯博勒海滩埋藏大量恐龙化石的原因。
(2)指出科学家为了判断莫勒国家公园与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成因的关联性,在莫勒国家公园需要做的基本工作,试列举两项。
(3)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不同。请给出合理解释。
(4)推测莫勒国家公园巨大红色岩体的形成过程。
【答案】(1)约2亿年前,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温升高,生物因生存环境改变而大量死亡;恐龙等生物遗体被火山灰等掩埋形成化石。
(2)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寻找生物化石。
(3)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时间相同,都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帕斯博勒海滩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地层形成于海洋环境,受地壳运动作用,从大洋底部隆起抬升;帕斯博勒海滩地层形成于陆地大规模火山活动的环境。
(4)在距今约5亿年前,纽芬兰岛附近海底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铬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固结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灵活运动关于地质作用的相关知识,同时特别注意审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解读,通过信息提取,还原地质作用过程。
(1)根据材料,“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可以进行推测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造成了恐龙的死亡,最终形成化石;作答时要解答出火山活动造成恐龙死亡的原因和化石的形成过程。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温升高,生物因生存环境改变而大量死亡;恐龙等生物遗体被火山灰等掩埋形成化石。
(2)为了判断二者成因的关联性就要通过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分析岩石的特点,寻找相似性;另外,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动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因此可以通过寻找生物化石,进行研究比对分析。
(3)根据材料“在纽芬兰岛东部的阿瓦隆半岛,发现大量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这些生物生存于海洋底部”可以得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时间相同,都形成于距今约 5亿年前;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地层形成于海洋环境,受地壳运动作用,从大洋底部隆起抬升。材料“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说明帕斯博勒海滩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帕斯博勒海滩地层形成于陆地大规模火山活动的环境。故科学家认为纽芬兰岛东西两侧形成的地理环境相同,与帕斯博勒海滩不同。
(4)根据材料“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铬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幔中。”说明在海底岩浆喷发形成岩石,然后地壳运动抬升地表;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现红色。具体描述其过程为:在距今约 5亿年前,纽芬兰岛附近海底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铬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固结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冰岛为欧洲西部的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1】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成因与该岛国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能源是( )
A.煤炭B.天然气C.水能D.地热
【3】春分日,甲城正好日出,则伦敦的地方时约为( )
A.1小时28分B.7小时28分
C.4小时32分D.前一天22小时3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区域分界线的年降水量约为_________MM,一月均温约为______°C。
(2)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3)B区域河流是水文特征是(除无结冰期外)_________、_________。
(4)C区域的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农业以_________为主。
(5)E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
(6)D区域的河流虽然短小,但流量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70年代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生产(如下图)。全国温室花卉产量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每年圣诞节后至春季,美国重大节日少,北方温室种花停产,而南方温室则全年生产。
结合上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北方温室比较,美国南方温室最突出的优势是
A.科技发达,温室生产技术高B.冬季光照充足,经营成本低
C.全年高温多雨,水热更充足D.距海近,海运便利,运费低
【2】北方温室圣诞节后到春季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过低,作物难以生长B.种花成本高,市场萎缩
C.工人放假,不利于温室生产D.多大风暴雪,运输困难
【3】70年代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B.气候C.市场D.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詹天佑主持建设的京张铁路建成100多年后,2016年上半年京张高铁开工,于2019年底建成通车。其中的八达岭长城站最大埋深102米。从八达岭长城下方山体穿过,这是目前世界最大。也是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铁路线在部分地下隧道和高架桥路段采用无砟(砟:基本意思是岩石、煤等的碎片)轨道。
读图回答问题。
【1】八达岭长城站采用全地下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①吸引旅客观光②山谷面积狭小③展示先进技术④保护文物古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京张高铁部分路段采用无砟轨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列车运行安全B.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C.节省铁路建设资金D.降低铁路建设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的是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份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1960~1990年该平原地区( )
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
C.年均温逐渐降低D.年温差逐渐变小
【2】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 )
A.华北平原中南部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D.珠江三角洲地区
【3】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 )
A.多酸性土壤B.冻土和沼泽C.多盐碱地D.梅雨和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 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 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D. 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2】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和河口位置经常迁移。1128年,黄河夺淮河入黄海,此后,其携带的泥沙在苏北形成巨大三角洲。1855年,黄河北归,在山东省入渤海,此前发育的三角洲便被废弃。下图示意苏北废弃黄河三角洲海岸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部海岸相比,1855年以来苏北黄河三角洲北部海岸
①侵蚀为主
②淤积为主
③海岸线后退
④海岸线前移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在废黄河主道两侧,苏北黄河三角洲淤积最快的历史时期是
A.1194-1578年B.1578-1591年
C.1700-1747年D.1747-1776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