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为我国某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为四位同学读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甲:正午时教工车辆为防晒,多停放在①地停车场
B.乙:②地与后门的直线距离约为240米
C.丙:③地位于办公楼的西南方向
D.丁:教学楼在食堂的东南方向
【2】若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原来图幅面积的 ( )
A.1倍B.2倍C.3倍D.4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B. 生活特点C. 发展方向D. 发展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_____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
(2)④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其农业发展有利的土壤条件是_____;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
(3)②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与④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优势特点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气候变化,近年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引起世人瞩目,读1979年至2018年北极海冰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北极海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开辟北极航道
B. 全球气候变暖
C. 人类开采海冰
D. 海平面上升
【2】北极海冰的变化直接影响
A. 北极附近降水增加
B. 北极熊栖息地减少
C. 北极地区粮食增产
D. 北极航道航运繁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涠洲岛(图)位于广西北海市以南,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岛屿南部为“C”形岩崖海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C”形岩崖海湾的主要成因是
A. 火山喷发、海浪侵蚀 B. 固结成岩、流水侵蚀
C. 流水溶蚀、风力侵蚀 D. 珊瑚堆积、海浪侵蚀
【2】“C”形岩崖海湾内风浪较小的原因是
A. 海湾的位置和形状 B. 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C. 沿岸红树林分布广 D. 人类沿海修筑堤坝
【3】该岛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A. 种植业 B. 工业 C. 旅游业 D. 渔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华北地区果农常将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土地上(如图),覆盖厚度约15~20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园土,然后继续覆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②④⑤D. ③④⑤
【2】与塑料地膜机械覆盖技术相比,果园覆草的优势是( )
A. 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B. 易于调整覆盖的范围
C. 可增加作物种植品种
D. 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一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图),至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南
【2】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 河水侵蚀 B. 海浪侵蚀 C. 海水堆积 D. 潮汐堆积
【3】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A. 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 B. 长江人海径流量减小
C.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D. 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舟山群岛普陀岛岛缘水下地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普陀岛东西两岸水下地貌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A. 地壳运动差异B. 海水动力差异C. 降水量差异D. 河流输沙量差异
【2】图示洋流最强盛的时段是
A. 3—5月B. 6—8月C. 9—11月D. 12月—次年2月
【3】图示洋流对附近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减轻了沿岸陆地干热程度B. 加剧了沿岸海域污染程度
C. 调节了南北方热量平衡D. 恶化了海洋鱼类生存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