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A. 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
B. 乙地天气多受锋面系统影响
C. ①为西北风,②为湿润气流
D. ①经过地区和甲地多阴雨天气
【2】图示季节,北京()
A. 桃花簇簇映丝绦 B. 绿树阴浓夏日长
C. 香山红叶染霜天 D. 冬夜夜寒觉夜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市场B. 地形C. 水源D. 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A. 1963年B. 1984年C. 2017年D. 2030年
【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B. 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A. 西风带控制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信风带控制D.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3】图中高山草甸带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 )
A. ①、②两地自转速度相同
B. 自③地向北运动的物体方向不偏转
C. ④地的地理坐标是 23026’S ,600W
D. ①、②、③、④四地同处东半球
【2】若图示半球正值昼半球,则( )
A. 北京和悉尼分处不同日期
B.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C. 北京迎来春暖花开时节
D.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扩大
【3】小明在微信上看到网友发的信息:又一次入秋失败了, 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若该网友的家乡就在图中四地之一,则最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 沿黄河分布 B. 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 沿山麓地带分布 D. 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2】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 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 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 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 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 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 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 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 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 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所以实施新型城市化不能过度追逐城市化率,而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图为我国1999年—2013年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增长率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现象会导致 ( )
A. 城市土地浪费严重B.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C. 城市化率迅速提高D. 城乡差异日趋减小
【2】下列属于做好新型城市化的“化”的关键措施是 ( )
A. 激发商业活力B. 建设城市道路
C. 强化专业培训D. 调整行政区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