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干旱是困扰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各大流域1997—2007年平均受旱率和成灾率统计情况。(受旱率=受旱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100%;成灾率=成灾耕地面积/耕地总面积×100%)。
分析我国旱灾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并提出农业生产方面应对旱灾的有效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砂岩 D、片麻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
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通风条件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显示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M、N、P、Q四处气压( )。
A.M>Q>P>N B.M>N>P>Q
C.M<N<P<Q D.P>Q>M>N
2.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
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3月20日“上演”,斯瓦尔巴群岛完全被阴影覆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朗伊尔城与岛外的联系方式中,全年正常运营的是
A.公共汽车 B.海洋运输
C.电动雪橇车 D.航空运输
2.此次日全食发生时正值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78°N,15°E)的正午,此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
A.正南方地平线上空 B.正北方地平线上空
C.东南方地平线上空 D.西南方地平线上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泉州市毕业班3月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某地区政区及红海——地中海高速铁路规划。以色列是图示地区资源匮乏的国家,但技术先进,经济发达,与欧美国家关系密切。该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地中海沿岸,南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2013年10月,以色列政府批准了红海——地中海高速铁路规划,该铁路连接埃拉特与海法,全长35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行客、货列车。该项目将通过国际招标进行融资建设和合作经营。2015年3月,中国某企业成功中标海法新港自2021年起25年的经营权,中国将积极竞争该高铁项目建设和经营权。
(1)以色列90%的对外贸易依靠海运,请分析原因。
(2)分析铁路建成后对埃拉特港口运输业的有利影响。
(3)说明中国积极竞争该铁路建设和经营权的原因。
(4)有人认为红海——地中海高速铁路的开通将严重削弱苏伊士运河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你是否赞成这个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依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如下图。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差异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下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另外,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称为“圣湖”。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和五花海不封冻的可能原因。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