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据《诗经》记载,3000年前库布齐草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该草原逐渐变成中国第七大沙漠(位置见下图)。在库布齐沙漠治理过程中,人们利用供水管道对沙生植物进行适当浇灌,大部分树苗的 根系都可以达到地下水位,形成自然生长的丛林。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该沙漠近三分之一的面积得到 治理,且逐渐形成沙漠旅游、食品、光伏等多领域的产业链,成为世界沙漠治理的典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库布齐草原逐渐变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为干旱B.过度开垦和放牧C.风力作用较强D.过度商业性伐木
【2】库布齐沙漠能够得到有效治理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增多B.地下水位高C.沙漠面积小D.劳动力充足
【3】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治理有利于
A.减少北京沙尘暴的发生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扩大当地农业生产规模D.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1】B
【2】B
【3】A
【解析】
该题以库布齐草原的生态变迁考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现代沙漠的形成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干旱、风力作用较强是沙漠形成的基础自然条件,A、C错;该地在农牧业分界线附近,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最终使得库布齐草原逐渐变成沙漠,B对;结合材料可知,该地曾为草原,不会出现过度商业性伐木,D错。故选B。
【2】4.该地降水变化不大,A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靠近黄河,地下水充足;题干材料该地“大部分树苗的根系都可以达到地下水位,形成自然生长的丛林”,说明地下水位较高,B对。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面积并不小;只靠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不能治理沙漠,C、D错。故选B。
【3】读图可知,库布齐沙漠距离北京较近,且处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因此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治理有利于减少北京沙尘暴的发生。库布齐沙漠的有效治理对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农业生产规模影响不大;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为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增加及绿地减少等,造成城市“高温化”,沙漠植被覆盖率提高,不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故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是
A.实现废弃物零排放B.促进经济发展
C.提高资源利用率D.增加就业机会
【2】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在全国很多城市得到推广,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的
A.人口战略B.环境战略C.能源战略D.经济战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为四合院(下图),正房坐北朝南,不留后窗,窗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屋内冬暖夏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四合院正房朝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
【2】正房内正午光照面积达到一年中最大的一天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不留后窗,是因为华北地区
A.春季多风沙天气B.夏季降雨强度大
C.秋季多台风活动D.冬季盛行偏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泽广布。下图为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略图。
(1)评价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
(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说明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
(3)甲地没有形成沼泽,分析甲地沼泽形成的不利条件。
(4)推测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左图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右图为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资料二:北京市2000年、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
资料三;在积极地进行奥运会筹备中,北京市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会举办理念,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大搞植树造林活动。
(1)观察资料一中的左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
(2)北京市的热岛环流引起的“城市风”由________ 流向 _______。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资料一中右图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除了积极治污外,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中的A、B、C三地中的 ________地,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广西乐业县白洞天坑坑口长和宽分别达220米和160米,最深达312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是天坑形成的早期形态,冒气洞口直径仅7~8米。冒气洞与白洞天坑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内的空气与外界连通,温度变化大,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 C左右,因洞口时常冒出较浓“白烟”而得名。下图为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冒气洞冒“白烟“最显著时段是
A.夏季日出时B.夏季正午后
C.冬季日出时D.冬季正午后
【2】推测形成天坑的地质作用顺序是
A.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地壳陷落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重力坍塌
C.地壳下沉-沉积作用-水平运动-断裂坍塌
D.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3】如果地下河消失,冒气洞的变化可能是
A.不会再“冒气”
B.洞内冬季气温升高
C.不再扩大成为天坑
D.“白烟”变淡或慢慢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拥有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空的理想胜地。埃托沙盐沼位于纳米比亚北部,地处埃托沙盆地,是非洲最大的内陆盐沼。它平时干涸,地表多覆盖薄层盐壳;每年12月至次年2、3月埃托沙盐沼进入洪水期,洪水期间,盐沼充水,成为附近居民和畜群的季节性饮用水源。下图示意纳米比亚相关信息。
(1)简析纳米比亚成为非洲第一个黄金级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2)说出每年埃托沙盐沼洪水期形成的原因。
(3)分析埃托沙盆地形成大面积盐沼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锋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是:
A. a b B. a c
C. a d D. b d
【2】图中a、b、c、d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A. a b B. a c C. a d D. b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