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2.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非洲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居各洲之首
B.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国家、地区数目居世界各大陆之首
C.非洲是天然橡胶、椰枣、咖啡和油棕的最大产区
D.绕道好望角的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高二下6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拿大湿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沼泽形成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距北冰洋近,降水丰富
③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④河流有凌汛,容易泛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图中乙地降水丰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B.沿岸有稳定的逆温层,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
C.沿岸有暖流经过
D.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一侧,多地形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秋色尽染的千佛山下,全运会的圣火缓缓熄灭,运动的激情化为难忘的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11月28日晚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馆闭幕。
身为志愿者的汪华为了做好不同民族运动员的服务工作,搜集了四项有关我国各民族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地最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
A.柑橘 B.菠萝 C.椰子 D.苹果
2.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四种作物分别是( )
A.①小麦 ②水稻 ③棉花 ④油菜
B.①棉花 ②油菜 ③花生 ④水稻
C.①小麦 ②油菜 ③花生 ④甘蔗
D.①甜菜 ②甘蔗 ③棉花 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农作物④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的集水工程,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河流水
2.吐鲁番盆地坎儿井之所以用暗渠输水,是为了
A.利于灌溉 B.减少蒸发损耗
C.利用地势自流 D.节约成本
3.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A.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 B.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距县城距离为
A.0~20km B.20~40km C.40~60km D.60~80km
2.“生态裂谷”地区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C.风力侵蚀作用弱 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