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就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是( )

A.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B.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2.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调整生育政策 ③输出国际劳工 ④提高消费水平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三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多地空气显示“重度污染”,雾霾天气频现,部分城市污染指数突破测量上限。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据此判断下题。

 

1.“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冬季的原因是( )

①冬季供暖,排放的污染物增多 ②冬季汽车尾气排放值增多

③冬季施工量大,扬尘多 ④冬季炒菜油烟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如图为我国某地l月某日6时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剖面图。高空气流自西向东速度为30千米/时,若城市A有严重的雾霾天气,则该城市雾霾天气开始消散的时间大约在( )

A.10时 B.12时 C.14时 D.20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巴东一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

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

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2.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 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 D.洪涝灾害多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孝感高中高三十月调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中实线是亚洲某农作物收割期的等值线,虚线是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农作物是( )

A.水稻 B.甜菜 C.冬小麦 D.玉米

2.图中A的数值可能是( )

A. 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3.该农作物分布的界线在B处发生弯曲,表明B处( )

A.地势高 B.冬季气温偏高

C.夏季气温偏高 D.夏季降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孝感高中高三十月调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 R 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B.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讯

C.1 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2.图中 O 地和 P 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植被、土壤

3.Q 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

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1月0 ℃ 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回答下列各题。

 

1.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2.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

力发展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炭

3.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海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个背包客于2014年7月1日北京时间23:00从浦东机场出发,中途在迪拜转机停留6个小时,共飞行了9小时,到达12°E附近非洲某机场。他在博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小镇出发后,处处是绿色的密林,湿热的感觉非常明显。继续前行,枯黄的草木逐渐减少。几天后,乘坐的越野车在驰骋时卷起粉末一样的细沙,连呼吸里都是沙子。”依据资料和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1.他到达非洲某机场的区时是:( )

A.7月1日7:00 B.7月2日12:00

C.7月1日18:00 D.7月2日7:00

2.图中的四条旅游线路与博客中描述的景观变化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回到北京后,他查阅非洲的相关资料,发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船只扬帆表示向南,落帆表示向北。古埃及人设计“扬帆”表示向南的主要依据是:( )

A.当地地势北高南低 B.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C.当地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D.当地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水循环六:不同圈层的水循环》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图甲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乙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R 1河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

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图甲所示区域为世界重要的产棉区,根据材料分析,其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河流、湖泊提供灌溉水源 ③产棉区地形平坦 ④劳动力丰富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3.产棉区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有( )

①土地沙漠化 ②土地盐碱化 ③水土流失 ④植被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4.L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C.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