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甲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B.C.D.

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

【答案】

1C

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及变化特征,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明确人口的变化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共同影响,两者之和从正到负时为人口数量最多时刻。

1读图,根据图甲曲线,1970年前,人口迁移率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慢,该地人口增长快,曲线坡度大。197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曲线平缓。与图乙中的③相符,C对。

2人口增长率要结合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二率之和大于0,则人口总数增加。读图根据图甲曲线判断,二率之和一直大于0,大约到2010年接近于0,所以人口达最大值,D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蓝水足迹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蓝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是指降水中的能够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降水部分。单位作物的生产水足迹是作物的需水总量除以其各自产量,下图为新疆地区单位农作物的生产水足迹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新疆地区主要农作物中,伊犁河谷地区苜蓿的蓝水比例最低,为80.71%。其主要水源为

A.雨水B.河流水

C.湖泊水D.地下水

2与玉米、小麦相比,棉花的生产水足迹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蒸散发量大,单产量低

B.水分蒸散发量低,单产量低

C.水分蒸散发量低,单产量大

D.水分蒸散发量大,单产量大

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作物蓝水足迹的是

A.旱田改水田B.修建水库

C.修建梯田D.地膜覆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读图完成问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 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 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D. 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2】该河最有可能是( )

A. 塔里木河 B. 松花江 C. 淮河 D. 珠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西藏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西藏地区(  )

A.河湖稀少,气候干燥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C.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

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材料二:福建省M市的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50

76

120

150

208

230

182

161

183

42

33

32

(2)根据材料二归纳该市降水量的特点,并简要分析7月的降水量比6月有明显变化的原因。

(3)有人主张在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水电站,你认为其理由可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环球网综合报道 据英国《卫报》报道,联合国近日警告称,南苏丹今夏将有530多万人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  )

A. 800千米B. 600千米C. 1400千米D. 400千米

2南苏丹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 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B. 完全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

C. 大力发展畜牧业,节省粮食D. 提倡全民节约粮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1和图2为我国沿海某城市拆迁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图。此次规划,充分发掘规划区自身优势,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关系,对规划区进行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优化规划区的城市功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片区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想突出

A.商业功能B.居住功能C.生产功能D.休闲功能

2若一年轻夫妇想在该片区购买住房,主要考虑孩子上学和生活便利,最适宜区位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光伏技术是一种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技术,一般的光伏发电场因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而制约了其发展。光伏温室大棚将光伏发电与温室大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读下图“我国某地光伏温室大棚结构示意图和实景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与室外相比,温室大棚内

A.太阳辐射强.B.地面辐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反射强

2影响光伏组件与地平面夹角、影响光伏温室大棚生产效益的因素分别是

A.气候类型地表形态

B.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D.地势起伏土壤性质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温室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开发清洁能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B.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扩大就业机会,保护农业生态

D.增加农作物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海北部海水透明度最高

B.琼州海峡海水透明度最高

C.台湾海峡海水透明度高于曾母暗沙附近海域

D.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呈升高趋势

2关于图中海域海水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地区向大海大量排放污水,会大幅降低海水透明度

B.河流向大海输送泥沙,泥沙堆积,导致近海海水透明度比外海高

C.海水透明度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近海水产养殖会增加海水透明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