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平均气温

降水量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19℃

28℃

20 mm

590 mm

1780 mm

1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 巴西利亚 B. 孟买 C. 新加坡 D. 首尔

2该地河流

A. 冬季有断流 B. 季节变化大 C. 有凌汛现象 D. 年际变化小

3该城市规划建设化学工业区的最理想区域位置是

A. 西北郊 B. 东北郊 C. 西南郊 D. 城区内

【答案】

1B

2B

3A

【解析】根据表格中最冷月气温,判断为热带气候类型。根据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1根据表格信息,该种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位于热带。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应是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可能分布在孟买,B对。巴西利亚是热带草原气候,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首尔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C、D错。

2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冬季没有断流,A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B对,D错。没有凌汛现象,C错。

3化学工业区有大气污染,该城市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规划建设化学工业区应避开季风对吹的方向,位于与季风对吹方向垂直的郊外,最理想区域位置是西北郊,A对。B、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的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A. 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B. 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C. 气候越来越干旱 D. 下游缺少植被的保护

2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是(  )

A. 库区不再存在生态系统 B. 地下水位上升

C. 水库的防洪能力丧失 D. 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 23小时56分 B. 24小时零4分 C. 24小时56分 D. 2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 多年平均蒸发量 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 河流水和湖泊水 B. 地下水和冰川

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

3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 修筑水库,拦蓄洪水 B. 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

C.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D.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可证明今年是太阳活动的活跃年份

B.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激烈能量爆发

C. 这几天中,日本的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

D. 太阳黑子的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之一

2太阳黑子出现在( )

A. 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 B. 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 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 D. 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昼夜交替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两个地区的人口指标。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1%

1.0%

B

2.5%

0.9%

1如果A、B分别表示经济水平不同的两个国家,则表中A国人口的死亡率高于B国的原因

A. A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比B国低

B. A国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大

C. A国各年龄段人口的死亡率皆高于B国

D. A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还未转型,死亡率居高不下

2如果表中A、B分别表示我国城乡两种不同地域的人口指标,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B地人口向A地迁移

B. 一般情况下,A、B两地人口互相迁移的数量相当

C. A地的人口因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向B地迁移

D. 如果A地人口向B地迁移,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城市化

3如果A、B分别表示世界人口增长的两种模式,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模式的人口结构图都呈金字塔形

B. A、B模式都可能导致劳动力资源缺乏、社会负担增重

C. 以B模式发展的国家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D. 以A模式发展的国家一定是因为经济水平低下,从而导致人口增长缓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新兴城市1991—199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人口(万人)

64.8

68.7

80.2

87.7

91.2

103.4

109.5

114.7

1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 0.94% B. 5.9% C. 4.75% D. 1.2%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低 B. 人口出生率高

C. 原有人口基数小 D. 大量人口迁入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A. 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B.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 社会劳动力不足 D. 人口老龄化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主要粮食作物

冬小麦

春小麦

水稻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

亚麻、甜菜

棉花、油菜

甘蔗、茶叶

1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

A. 甲——东北地区 B. 乙——西双版纳

C. 丙——珠江三角洲 D. 丁——台湾岛

2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 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

C. 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 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担负着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职责。二十国集团领导人(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为主题。由此可知我国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

在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方面肩负重要使命

不断增强国际交往能力,致力各国经济同步发展

支持贸易投资机制建设支持建设多边贸易体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