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河海交汇最为剧烈,可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南部沙嘴急剧蚀退的原因是

A. 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

B.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 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2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

A.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B.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C. 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 D. 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

32003~2006年期间,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C.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 D. 气候异常,降水增加

【答案】

1D

2D

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极其变化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1图中南部沙嘴急剧侵蚀后退,说明河流入海口沉积的泥沙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的减少或含沙量降低。读材料可知,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特别是2002-2003年、2003-2006年两时段南部沙嘴急剧蚀退,说明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与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D正确;图中1999-2002年南部沙嘴侵蚀后退不明显,此时段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也增加,说明受其影响较小,A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段特别明显,B错误;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只会增加流量和泥沙淤积,C错误。故选D。

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水上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故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故选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黄河的入海口泥沙增多,南部和北部的沙嘴都应该扩张,而不是只出现南部消减,北部增多,故A错;黄河沿岸农业一直较多,因为降水较少,故农业需要充足的灌溉,不可能减少,故B错;换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故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

3读材料可知,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 2003-2006年时段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说明2003~2006年期间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故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使北部沙嘴快速减小,不合题意,A错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及气候异常,降水增加,都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也会加剧南部沙嘴沉积,不合题意,B,D错误。故选C。

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俗称沙尾,属于海积地形,是沙洲的一种形态,多由沿岸河流或海浪搬运泥沙,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转折处沉积,透过沿岸流与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形成一条沿岸以状似尾巴的低矮狭长沙滩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另一端则与陆地相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

A. 1月B. 4月C. 7月D. 10月

2罗斯海新站奠基时,此季节北京可能出现的景观是

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M、N之间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原因。

(2)请说明C自然带南北狭长分布的原因。

(3)读图,简析M、N间地形变化对P地自然景观的影响。

(4)在C、B两处山地东侧,海拔相似,但垂直自然带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2】【2影响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光照 B. 热量 C. 面积 D. 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平原东部地区盐碱地分布广泛,台田模式是该地区治理盐碱地的一种有效方式。修筑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暗管(暗管通向沟渠),然后堆土成台田用于耕作,挖沟为渠,放养水生生物。下图示意台田构造。

(1)分析该区域春季土壤表层盐分易富集的原因。

(2)推测图中塑膜和暗管的主要作用。

(3)筒述该地区台田模式的主要生态效益。

(4)有专家认为该区域中的黄河三角洲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专家提出该观点的理由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看出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水源状况 B. 科学技术

C. 草场分布 D. 市场需求

2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

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远途交通不便

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8月21日,一场盛大的日全食在美国上演,在宽约110km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全食带中,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大约2分钟的日全食。下图为该地拍摄的日全食照片。

美国全食带内人们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先后是

A. 先西后东 B. 先南后北 C. 先东后西 D. 同时看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拉丁美洲到北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三大移民流之一

B. 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

C. 由贫穷区域流向富裕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

D. 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

A. 欧洲B. 非洲C. 北美洲D. 亚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