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岛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岛屿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推测板块界线位于岛屿的位置及板块间的相互作用
A.西北方—挤压 B.东南方—张裂
C.西南方—挤压 D.东北方—张裂
2.该岛东北部的地理特征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
A.沼泽广布 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 D.雨林密集
3.2016年1月6日,该岛
A.昼明显比夜长
B.昼明显比夜短
C.昼夜等长
D.南北两端昼夜长短相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青海平安第一高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位于我国的西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马六甲海峡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D.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来]
1.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7月1日6:00 B.3月1日6:00
C.1月1日16:00 D.8月1日16:00
2.此时
A.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C.从波斯湾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D.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天气变化,测得当地2012年11月3日——6日同一时刻气温垂直分布数据(单位:ºC),完成下列问题。
日期 | 1m | 20m | 40m | 60m | 80m |
11月3日 | 21.0 | 20.9 | 20.8 | 20.6 | 20.2 |
11月4日 | 21.1 | 21.0 | 20.8 | 20.5 | 20.4 |
11月5日 | 9.8 | 9.6 | 9.3 | 9.2 | 9.0 |
11月6日 | 9.2 | 9.6 | 9.4 | 9.2 | 9.0 |
1.该地这几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11月3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
B、11月4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
C、11月5日,该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D、11月6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
2.最不利于晨练的早晨是( )
A、11月3日 B、11月4日
C、11月5日 D、11月6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灾害】近5年来,云南的旱灾现象几乎每年都有,且有些年份还很严重,给当地生产、
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和不便,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云南旱灾多出现的时期,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分别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图(左图) 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下右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上右图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则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上左图a、b、c、d 四段中的哪一段,说出判断理由。
(2)比较上右图中M、N、Q三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b段时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3)比较N、M 两地该季节气温特点,分析主要原因。
(4)概括Q 地此时植被景观的主要特征 , 并说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省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2l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抑制全球变暖仍是会议的主题。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影响大气中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
C.⑨ D.④
2.对地表碳循环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D.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西百色市平果县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
(2)分析①所在省区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3)简述②所在省区该年份土地构成特点,并从地貌角度分析该特点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