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地区的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 题。

小题1:图示地区七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受
A.海洋、地形的影响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地形的影响D.太阳辐射、海洋的影响
小题2:按一般规律分析,图示区域内气温最低值可能为
A.24℃B.25℃C.26℃D.27℃
小题3:图示区域内,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煤炭B.铁矿石C.石油D.有色金属矿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温线的分布。
小题1:图示等温线的分布反映南北普遍高温,主要是受夏季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图示26°C等温线的闭合中心为武夷山区,反映地形的影响。
小题2:按等值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图示26°C等温线闭合中心的气温范围为(24°C---26°C),故选B项。
小题3:结合图示地区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故主要的矿产资源为有色金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表中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分析回答问题。
土壤
水分
空气
矿物
有机质
a
30%
20%
49%
1%
b
25%
30%
37%
8%
c
35%
15%
47%
3%
小题1: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A.黑土、水稻土、红壤B.红壤、黑土、水稻土
C.水稻土、黑土、红壤D.红壤、水稻土、黑土
小题2:关于上述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
A.a土壤广泛分布于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
B.b土壤分布区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c土壤是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的
D.a、b、c土壤共同的改良途径是增施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0C等温线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武汉市的纬度位置大约为北纬31°,一个美丽的城市,其省内的武当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武汉市环境优美,树木葱郁,自然带属于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小题2:在武当山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B.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D.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小题3: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体现了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A.经济增长中心B.商业服务中心C.行政管理中心D.交通运输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图5),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A城市西侧向北弯曲的因素是       。(2分)
(2)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4分)
(3)根据自然条件,指出图示区域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6分)
(4)有报道说,图中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该市附近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1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A.青藏铁路B.兰青铁路C.兰新铁路D.宝成铁路
小题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光照B.水C.土壤D.地形
小题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A.接近市场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C.接近原料产地D.交通运输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四种地貌图(图2)

【材料二】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1)

【材料三】 据统计,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材料四】1950-1991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3)。

(1)2009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2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6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2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4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为了保护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中国船舶和人员的安全,2008年12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我海军护航编队航线图。

(1)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起航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西行途中,三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此时亚欧大陆受             控制(3分)
(2)舰艇编队出发之日,地球公转到        (远、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     (快、慢)。西行途中,为了与当地区时取得一致,官兵的手表需调     (快、慢)。(3分)
(3)舰艇编队途经北印度洋时,海区盛行风向是               ,洋流流向是                  。(顺时针/逆时针)(2分)
(4)船舶过了索马里海域进入红海,红海处于        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 。(3分)
(5)舰艇编队行驶过程中的定位与导航主要依靠               。(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