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蒙古国2010年国际人口迁移迁往国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蒙古国人以学业和提高经济收入为主要目的人口迁往国家分别是 (  )

A. 美国、捷克 B. 中国、捷克

C. 中国、韩国 D. 俄罗斯、韩国

2蒙古国国际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 (  )

A. 加快蒙古国向知识型社会迈进步伐

B. 减少蒙古国的人口数量

C. 降低捷克、美国等国的环境压力

D. 缓解捷克、中国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答案】

1B

2A

【解析】

1读图结合图例可知蒙古国人以学习为目的迁往中国比例最高以合同就业、自主就业两种就业为目的迁往捷克比例最高。故答案选B项。

2蒙古国的国际人口迁移主要以学习和就业为主可以提高蒙古国民的素质,促使蒙古国向知识型社会迈进,A对。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迁移和自然增长决定的,B错。捷克、美国等国引进大量人口会加大环境压力,C错。中国目前劳动力充足,D错。故答案选A正确。

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
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②对迁入地:
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游客被困图甲所示的山区(等高线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灾害。读图并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C 处陡崖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390 米 B. 420 米

C. 220 米 D. 180 米

2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 处,被困游客位于A,B,C,D 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点

3图乙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 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国土辽阔,东西绵长,自然景观迥异。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横贯美国东西两岸。小明利用暑假到美国旅游,先驾车从旧金山到盐湖城。期间,他游览了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之后,再乘火车到了纽约。

材料二:纽约至旧金山铁路沿线部分城市资料表。

(1)小明驾车从旧金山到盐湖城的途中,发现某些地区随海拔变化,植被景观有明显差异,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引起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

(2)小明发现铁路沿线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变化,这与降水差异有关。说明从盐湖城至纽约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分析其原因。

(3)铁路沿线城市中,旧金山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分析其原因。

(4)科罗拉多大峡谷素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根据景观图片判断大峡谷两侧的岩石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据此得出的人口承载力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的三地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消费水平 B. 科技 C. 开放程度 D. 资源

2造成青藏地区人口容量大(或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域广大,资源非常丰富 B. 地处内陆,交通异常不便

C. 气候高寒,生态极其脆弱 D. 常规能源开发,人口容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__________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________;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空气流动困难,因此加强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和建设意义重大。读下图,完成小题。

1关于城市通风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 补偿空间高空气压高B. 补偿空间气温较高

C. 作用空间降水概率大D. 作用空间气压较高

2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少风沙天气频率B.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C. 加快城郊热力环流D.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风姑娘要取得进京证,城市通风廊道应( )

A. 远离主要道路B. 靠近下风地带

C. 限制汽车通行D. 降低建筑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一个地区实际的迁移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上该地区流向另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期望迁移之比,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大于100%为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据越大表示吸引力越强。下图示意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省级行政区际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变化特征是 (  )

A. 吸引中心流动人口吸引力在继续增强

B. 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量增加

C. 省级行政区之间流动人口吸引力差距增大

D. 沿海省级行政区的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2广东省流动人口吸引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惠政策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 内地逐步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人口吸引力增强

C. 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吸引力增强

D.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图。

(1)说出古代到当代城镇的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分析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的原因。

(3)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