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太平洋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1)说出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降水量分布的特点。(6分)

(2)从年降水量分布说明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9分)

 

 (1)沿经线方向,从赤道以北向南递减;(2分)赤道以北变化幅度大,以南幅度小。(2分)沿赤道从东向西递增。 (2分)

(2) 该海区降水量大于其他海区,(2分)由于海区面积大,(2分)向大气输送的水汽量、潜热、长波辐射量均大于其他海区,(2分)终年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2分)因此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9年2月7日,图1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做准备

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

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世界上畜牧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的羊毛及羊肉输出国。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至(7)题。

材料一: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土地、丘陵占国土面积的75%以上,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农畜产品出口量大,羊肉、奶制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新西兰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 首都气候资料

 

材料三: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新西兰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附近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四:左下图为新西兰南岛图,右下图为新西兰南岛A地附近景观图

 

材料五:前段时间某电视台打出一则奶粉广告。广告词如是说;“雅士利奶粉,来自新西兰,品质自然出众。”老爸看不过,每次看到都说,真想扇那制作广告的人两个耳光……(摘自王树人的博客:http://blog.readnovel.com/user/131077)

阅读材料一至五,回答以下(1)-(7)题。

(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1分)

A. 2月22日16时51分           B. 2月22日8时51分   

C.  2月22日7时51分           D. 2月2日8时51分

(2)A处海岸典型地貌景观是                          ,形成的原因是        。新西兰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其处在               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读图,分析新西兰南岛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及原因。

(4)新西兰出口的奶制品以奶粉为主,并大量出口。从自然(地形和气候)、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新西兰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5)图中B为马博罗(Marlborough),自1973年开垦了第一片商业葡萄种植园以来,该产区目前的产量已占到全新西兰葡萄酒产量的一半以上。马博罗地区夏季温暖,秋季漫长干燥。其土壤以泥沙地为主,含有大量漂石(注:漂石粒径大于200mm以浑圆(棱角)状为主,其含量超过总质量50%;或粒径大于60mm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75%的土)。试分析该地葡萄酒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6)试分析库克海峡风浪大的原因。

(7)简述新西兰南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区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沿岸气候炎热,沙漠广布

C.沿岸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森林茂密

2.乙地年降水量在2000 mm以上,其降水丰富的原因之一有

A.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C.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分)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5分)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资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1分)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2分)

资料三  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2009年2月7日,图1所示地区南部发生森林火灾,干热的大风使大火迅速蔓延,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图中北部地区则洪水泛滥,350毫米的雨量导致大水冲进城镇,淹没农田。读图完成17—18题。

1.关于火灾多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C.经济落后,人口稀少

D.此时农民正为播种小麦做准备

2.沿经线方向从火灾多发地到洪水区

A.自然带更替主要表现为干湿度地带分异

B.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C.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当日的昼长逐渐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