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城市的服务范围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
B.上海→杭州→重庆→深圳
C.苏州→桂林→承德→连云港
D.广州→鞍山→阳泉→平朔
A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北京为全国中心城市;天津为北方地区中心城市;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邯郸为地方性城市,城市等级逐渐降低,故服务范围由大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某市(图甲)以古城为基础,合并周边城镇,新建成东部新加坡工业园和西部高新园两大新城区,发展成为面积130多平方千米,人口达221万的特大型城市。新加坡工业园区地处旧城东面景色秀丽的金鸡湖畔,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工业地域。

材料2:图乙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说出影响图甲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1.在图甲城市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试分析其原因。(3分)
2.材料2图乙中的城市等级有________级,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有什么差异?(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下列现象可能属于未来深刻社会变革范畴的是       
A.城市环境质量彻底得到改善,城市乡村化明显
B.社会结构将出现重大转折,高等收入阶层将走上社会前台
C.人力结构将出现重大转折,由体能向智能的转换加速
D.农民收入降低,生活质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6月15日,城市相关领域全球最高规格的年度国际高峰论坛——“2009CPN城市——中国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何特点?
(2)材料三中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________,试分析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工业为主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小题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其中X、Y分别代表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经、纬度,x1、y1分别表示各省区中心经、纬度:M1表示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 t为年份,该图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问题。

小题1: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小题2: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了相对漫长的历史阶段,与工业化水平基本适应。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三图中表示郊区城市化的是(  )
A.① B.②C.③D.都不是
小题2: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城市中以往多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料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  )
①阻断了大气降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
②冬季雨雪天气极易使地面结冰,引起交通和出行困难
③影响了城市植被的生长
④降低了城市地面和空气的干燥程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