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2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是指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如左下图),其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有关曙暮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曙暮光是太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形成的
B. 曙暮光的持续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高而逐渐增加
C. 若天气晴好,在日出之前,会依次迎来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天文曙暮光。
D. 通常,在民用曙暮光时段有足够的光亮,许多活动可以继续在户外进行。
2. 夏至日,在极区与北纬48°34′之间,曙光与暮光相连,称为“白夜”。 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如右上图)。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是( )
A. 阿勒泰地区曙光即将结束
B. 漠河(53°N)一年中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约半个月
C. 抚远沐浴在暮光里
D. 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北方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2年7月8日深夜,在美国华盛顿,闪电划过天际。当晚,美国华盛顿地区遭遇雷暴天气。雷暴是指局部地区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强对流天气。下图是美国年平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和华盛顿地区雷暴天气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2)图中显示美国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半岛,试分析该地雷暴天气多发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江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东枣庄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下图枣庄市所在的区域略图,Q地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最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2.Q地红枣品质优良的有利自然条件
A.迎风坡降水丰富 B.背阳坡光照充足
C.山坡排水条件好 D.土壤肥沃水源足
3.解决枣庄红枣相对集中、产量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有机化肥使用量,提高红枣质量
B.举办红枣文化旅游节,发展观光农业
C.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开拓销售市场
D.延长红枣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网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A.都是平原地区
B.都位于入海口处
C.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D.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一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两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非洲局部地区不同自然带的分布及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概括为
A.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2.具有终年炎热干燥特征的地点是
A. ①地 B. ②地C. ③地 D. ④地
3.图中M、N均属于热带雨林气带。但两地气候特征差异显著。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分析,相对于M地,N地最显著的特征是
A.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年均气温更高
D.年降水量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径流入海水量季节分配统计,回答下列各题。
海域 | 入海径流量(108m3) | 入海径流量季节分配(%) | |||
春 | 夏 | 秋 | 冬 | ||
① | 782.5 | 10.6 | 72.6 | 13.6 | 3.2 |
② | 4744.8 | 12.7 | 28.7 | 43.9 | 14.7 |
③ | 892.3 | 14.4 | 45 | 32.1 | 8.5 |
④ | 12173.2 | 22.9 | 39.3 | 27.5 | 10.3 |
1.代表东海的是
A.①海域 B.②海域 C.③海域 D.④海域
2.不同海域的径流入海水量季节分配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雨带推移 B.气温变化
C.流域面积 D.补给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2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
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