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 甲岛 B. 乙岛 C. 丙岛 D. 丁岛
2.2012年5月,吉林一中校友参与研发的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天津市汉沽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69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虚线a为某大宗商品贸易路线,该商品是________,近年来该线路被称为我国的“海上生命线”,该线路经过________海、________海峡和南海至我国沿海港口。
(2)当西海域盛行箭头所示风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东非高原角马、羚羊向北迁徙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新疆天山牧民将羊群赶向山下
d.澳大利亚农民正收割小麦
(3)c、d、e三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f海域不断加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甲岛 | B.乙岛 | C.丙岛 | D.丁岛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题型:综合题
选做题:请在 A 、 B 、 C 、 O 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读北海与南海示意图(图 22 )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 1 )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上的差异 。( 2)南海拥有而北海没有的海岸类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两海域的资源优势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边国家的 存在着重叠引发区域争议,各国应以 分为依依据加以协商解决。( 2 分)
B.【 城乡规划】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分析回答相关间题 (10分)
( 1 )图 23 是该小组草绘的 A 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分析该地区公路选址的合理性 。
( 2 )图 24 是该小组虚拟的 A 城市规划草图,结合图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 4分)
② 规划中的两个工厂选址是否合理,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图 2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1)图 25 中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是 。
(3)旅游业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4 分)
D .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 2 ℃ 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进展,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标。中国自主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